2017教师招聘政治学科高频考点《消费心理》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6-01
中在教师招聘笔试中,《经济生活》中“消费”这个知识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尤其是消费心理,这个高频核心考点,经常在客观题中出现。消费心理经常结合社会上的一些消费现象进行考查,考查学生区分不同消费心理的能力。下面我们将就此知识点与大家分享。
一、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大致有四种消费心理,分别是:从众、求异、攀比、求实。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
1.从众心理: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产品或某种风格的产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2.攀比心理:只有当低收入阶层脱离其收入水平而表现出高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是,才可以称为攀比。
3.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4.求实心理: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
二、易混淆点
1.从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是看见许多人做同一件事情就不由自主地追求,追随时尚、潮流以及偶像。消费者是否要从众,应该具体分析,盲目从众并不可取。
2.求异心理的基本特征是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求异心理可能有利于推动工艺与产品的创新,但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攀比心理的基本特征在于消费时追求“向上看齐”,甚至向人炫耀。这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4.求实心理的基本特征是讲求实惠,能够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典型例题】
1.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②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消费者不顾商品质量,只是“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这说明我们应当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①正确;克服求异心理的说法错误,②不选;一些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这说明我们应当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③正确;“逐步减少消费”的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
2.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上述消费观念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由此可见,材料中的消费观念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故A选项符合题意,应选;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3.一些大型网上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网上购物往往会根据前面消费者的购买人数、评价数量、好评度及网友讨论的信息决定是否购买本款商品。影响这种消费行为的主要是( )。
A.攀比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求异心理
3.【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对于不同的消费心理,要作出正确的区分,一是看其表现,二是看其造成的结果或影响。除了攀比心理不健康外,对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要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消费者网上购物往往会根据前面消费者的购买人数、评价数量、好评度及网友讨论的信息决定是否购买本款商品。这说明从众心理影响消费行为,B适合题意。
4.“做活动”已经成为商家促销的代名词。有商家坦言,活动期间以抽奖、砸金蛋等形式让利,火爆的人气往往也能“催促”那些举棋不定的潜在客户签单。商家这种做法( )。
A.体现了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说明了性价比越高的商品销量越好
C.体现了商家以服务消费者为根本目的
D.利用了人们的求实心理和从众心理
4.【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生产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价格不是影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项不选;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因为商品的性价比高而销售火爆,B项不选;商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盈利,不是为了服务消费者,C项不选;商家利用抽奖、砸金蛋等形式让利销售,这是利用了人们的求实心理;商家利用火爆的人气促进商品的销售,这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5.2016年10月,中国游客海外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开始逃离争强好胜的奢侈品消费,尤其是高端时尚配饰如手袋、珠宝和手表等,更加关注日常高端生活必需品。这表明消费者开始( )。
①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③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人们逃离争强好胜的奢侈品消费,关注日常高端生活必需品,这说明人们开始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①正确;人们关注日常高端生活必需品并不代表人们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②不选;逃离争强好胜的奢侈品消费,关注日常高端生活必需品消费,这说明人们开始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③正确;“人们逐步减少消费”与材料不符,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