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散文的阅读方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31
中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的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主要分三大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其中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散文阅读相对比较困难,但这也是在教招考试中考查频率相对较多的。因为大部分考生在面对散文的时候,都觉得文章太过于零散,没有重点。在此,我就一些散文的阅读方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散文中的题目一般提供了一篇文章的线索。比如说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文中一共刻画了四次父亲的背影,用背影贯穿全文,表达了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所以一篇散文的题目,很多时候都隐含了文章的脉络和主题。
然后,梳理文章的脉络。历年的教招考试中所考的散文,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散文行文脉络规律:从文章写作的由头到文章写了哪些内容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升华。第一,在文章的写作由头上,比如说朱自清《荷塘月色》,开头作者就说:“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所以作者选择了出门散步,也为作者心情的转变有了根据。第二,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这也是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中的“形”,就是指写作时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比如说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前半部分主要是记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事,后半部分主要是母亲与邻里亲戚之间的事。第三,文章的总结升华,通过叙述母亲的几件事,这几件事看似无关,但是都体现了的母亲对我的爱和坚强。表达的都是同一个主题,也就是散文的特点“神聚”。
最后,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对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说散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塘那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荷塘的喜爱,也暗含了此刻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除了修辞手法,还必须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把握,也必须跟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联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比如说林清玄《冰糖芋泥》中“明亮和动人”这一词语。在这篇文章中,“明亮”表现的是母亲对我的影响,而“动人”表达的是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对文章有了宏观的把握,然后再结合习题,再次回归原文进行分析,归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