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导航

2017年教师资格《美术》(初级中学)模拟试卷(2)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23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

  (1)为了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的需要,油画逐渐普及到中、小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中去,并成为一种商品大量进入市场。故小幅而制作精致的油画日益流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荷兰小画派”。

  (2)随着绘画服务对象的改变,作品的题材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肖像画、风俗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风景画也很发达。为适应市场需要,绘画题材出现首次分工,且得到全面发展。

  28.【参考答案】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2)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3)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4)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

  29.【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30.【参考答案】

  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

  首先,在新课程背景下赵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师角色把握不正确,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由“传授者”“监督者”“指令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赵老师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授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自主学习、交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其次。赵老师的专业素养偏弱,不应该一味要求学生对他的范画进行模仿。赵老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深造,避免给学生造成误导。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2.【参考答案】

  该教师的做法是可取的,以往的美术教学中,作业是由教师来评判“优、良、中、差”,这样学生不仅不能了解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问题,也不了解优秀作品的闪光之处。长此以往,他们的绘画水平就会得不到提高,慢慢地也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

  美术课程的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在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重点、有目的的讨论活动,能使一些存有疑问的同学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得以继续开展探索活动。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有助于相互启发彼此向更深层次讨论探究。对于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并不需要留到结束时集中的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个学生作品中存有闪光点,可以及时请学生停下,进行欣赏评价。这样做既满足了学生表现的欲望,及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能很好地激发其他同学的创作思路,帮助他们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随机的成果展示,既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更能激励学生更加自信地进行课堂学习活动。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设计】

  【课题】改造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知识,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行设计的尝试。并向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讨、设计、展示,运用美术知识,对校园建设的理念、校园环境的改造等问题进行探究。提高艺术审美观与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校的形象与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新理念。

  难点:设计稿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不同学校的校园图片、设计模型所需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设计新理念

  教师展示一组国内外优秀校园环境图片,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

  优秀的校园环境都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除了环境优美之外,还需能体现学校特色以及使用上的方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设计理念和原则,引发学生的设计兴趣)

  (二)讨论改造方案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校园环境的系列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我们的校园设计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改造?

  学生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评述,引导学生确定改造主题,并分组讨论改造方案。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讨论,大胆设想,提高学生审美观)

  (三)绘制方案

  小组确定改造方案后,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绘制平面图或立体图或制作模型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交流、展示、评价

  教师组织展示学生的设计,评选出最佳设计,并就学校环境的改造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用语言或文字说明,阐述小组创意。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延伸

  师生共同选出一张或几张有想法、效果较好的设计作品进行进一步加工,提交学校作为学生的研究成果,供学校改造时参考。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