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28

  【考点讲解】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它在教师招聘考试里面一般常以单选题出现。主要是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然后让我们来选择这属于哪个规律。下面就一一来讲解这块知识。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1)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2)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3)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此外,还有听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等。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其中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月明星稀”。再如: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小说《陪衬人》,描述了一些有钱人的小姐、太太们,专找一些长的比较丑的没什么特点的人,经常带在身边,出没于公共场合,以显示自己的美。再如:《唐伯虎点秋香》“秋香的回眸一笑”也是利用了对比的效果。

  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例如:吃完糖后在吃药,就会觉得药特别苦,吃完药后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先苦后甜”。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例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瞎子阿炳《二泉映月》非常悲伤。

  【习题演练】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 )。

  A.嗅觉适应的结果 B.嗅觉对比的结果

  C.嗅觉补偿的结果 D.嗅觉统合的结果

  2.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效

  3.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参考答案:1.A;2.B;3.C。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