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导航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要点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2-31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

  培根 ——《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 —— 《爱弥儿》

  赫尔巴特 —— 《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 —— 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 —— 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

  古代社会的教育: (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当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全民化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信息化 (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教育的个性化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l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 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

  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 4. 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l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教育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

  四、个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 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和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指明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l 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 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 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 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 .教育目的要符合民族文化与世界教育发展进程

  西方传统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的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

  * 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的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教育目的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指明了教育目的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历史的制约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

  第五章 课程

  课程的类型(分辨例子)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学科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和活动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就是由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科目组成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夸美纽斯、斯宾塞和布鲁纳等

  主要观点:(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强调以知识的学科逻辑体系来组织编排课程;(3)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4)强调课程目标是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

  二、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1)课程的实质是经验,强调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2)儿童及其活动是课程的中心;(3)强调课程组织的心理学化,要求学校的课程要以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生活为基础;(4)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和发展。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四、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课程的表现形式:1.课程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材

  课程实施的取向:1.忠实取向 2.相互适应取向 3.创生取向

  l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三、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四、新课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

  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 六、新课程的管理策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第六章 教学

  l 教学的任务

  1. 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2. 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

  3.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 3 教与学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一)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三)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辅相成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2 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只有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四、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的基础 2 思想品德的提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 3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中

  教学原则与方法(要懂得在案例分析运用)

  一、教学原则

  (一)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要求: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坚持各门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性 3.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

  (二)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启发性原则--要求: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3.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四) 直观性原则--要求:1.恰当地运用直观手段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语言直观

  (五)循序渐进原则--要求:1.按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4.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

  (六)巩固性原则--要求:1.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2.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和练习

  (七)因材施教原则--要求:1.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二、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 2.参观法

  (二)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三) 以探究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1.探究法 2.讨论法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学样式(4)拟定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结构合理(5)教学能力强(6)效果优良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习评价

  第七章 学校德育

  广义的教育包括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受教育者思想的内部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反复性的规律

  德育原则(懂得分析)

  一、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1)要热爱、尊重、信任学生(2)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3)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二、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正面启发、积极疏导(2)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三、知行统一原则:(1)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培养和建设良好的集体(2)善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通过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五、因材施教原则:(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系统地进行教育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

  一、说理教育:1.讲解、报告 2.谈话 3.讨论 4.指导阅读 5.参观、访问、调查

  二、榜样示范:1.典范人物 2.学生榜样 3.教师和家长

  三、情境感染:1.物质环境的熏陶 2.精神文化环境的感染

  四、实际锻炼:1. 常规训练 2.活动锻炼

  五、品德评价:1.奖励 2.惩罚 3.操行评定

  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

  * 决定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和职业声望。

  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

  1、专业精神的形成,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专业态度、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2、专业知识的拓展:(1)学科专业知识的不断加深(2)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不断拓宽(3)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4)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3、专业能力的发展:(1)教学设计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4、专业自我的建立:(1)正确的自我认知(2)积极的自我体验(3)自我调控

  学生的本质特征: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当代学生观:1、尊重学生的人格 2、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3、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4、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

  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合作对话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策略:1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2 尊重、理解、关爱学生; 3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 4 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

  1、说理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实践锻炼法——行为练习的方式、委托任务的方式、组织学习的方式、组织活动的方式

  * 班级组织概念:班级既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 班级组织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班级组织文化的类型:1 班级物质文化 2 班级制度文化 3 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一)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1)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班集体的基本情况;(2)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1.查阅学生档案 2.观察法 3.谈话法 4.调查法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三、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四、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五、制定班级组织的规章制度;

  六、搞好班级学习管理;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设计原则:教育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

  八、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