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员考试巩固提升试题及答案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9-17
中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监理工程师“良好的品德”这一素质的要求包括( BDF )
A不损害他人名誉
B 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
C 不泄漏保密的事项
D 能够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
E 热爱本质工作
2、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理能力和效果主要取决于( ABCDE )
A监理人员素质 B 专业配套能力
C 监理设施和管理水平 D 监理业绩
E 注册资本
3、工程项目三大目标间的对立关系表现在( ABC )
A 提高质量标准就增加投资
B 提高质量标准就延长工期
C 缩短工期就增加投资
D 提高质量工程不返工,相当于缩短工期
E 缩短工期,项目提前动用,增加经济效益
4、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 ABE )
A 主体 B 客观 法律责任
D 法律效力 D内容
5、监理招标的特点有( ABC )
A招标宗旨是对监理单位能力的选择 B 报价在选择中居于次要地位
C 监理单位的选择一般采用邀请招标 D 邀请投标人越多越好
E 监理招标鼓励价格竞争
6、造成工期延误的原因可能有( ABCDE )
A 发包人不能按专用条款的约定提供开工条件
B 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
C 不可抗力
D 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
E 非承包方原因停水停电
7、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ABCDE )
A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B 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
C 坚持以预防为主 D 坚持质量标准
E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8、投资估算的主要作用包括( ABD )
A 项目主管不猛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之一
B 项目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C 确定施工方案的依据
D 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
E 向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
9、影响建设工程进度因素的来源可能有( ABCDE )
A建设单位及上级机构 B 设计、施工及供货单位
C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D 监理单位本身
E 自然条件
10、监理信息编码的原则有( ABCDE )
A编码唯一 B 应用方便
C 逻辑性强 D 具有扩充性
E 标准化
三、案例分析题(没小题15分,共30分)
1 对某项工程的施工,预祝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了承包商。签订和同时业主为了约束承包商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承包商支付了30万定金。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在施工合同中对工程预付款、工程质量、工程价款、工期和违约责任等都作了具体约定。
施工合同履行时,在基础工程施工中碰到地下有大量文物,使整个工程停工10天;主体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机械出现故障,使进度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部分工作停工15天。两次停工,承包商都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了工期索赔申请,并提供了施工记录。
问题:
(1) 招标时对承包商的资质审查的内容有哪些?
(2) 定金与预付款有什么区别?
2 某办公楼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总价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8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2008年第四季度施工单位完成产值是710万元。工程人工费、材料构成比例及相关季度造价指数如表1所示。
项目 |
人工费 |
材料费 |
不可调 值费用 | |||||
钢材 |
水泥 |
集料 |
砖 |
砂 |
木材 | |||
比例 |
28 |
18 |
13 |
7 |
9 |
4 |
6 |
15 |
2008年第一季度 造价指数 |
100 |
100.8 |
102 |
93.6 |
100.2 |
95.4 |
93.4 |
|
2008年第四季度 造价指数 |
116.8 |
1.6.6 |
110.5 |
95.6 |
98.9 |
93.7 |
95.5 |
|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
事件1:2008年四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8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8年7月,在主体砌筑过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费用增加了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4:2008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4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1)增加合同工期13天;(2)增加费用11.8万元。
问题
(1)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上述事件可否索赔,为什么?
(2) 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则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