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第六章考点归纳:技术创新含义、类型与过程
来源 :考试网 2017-01-07
中第六章 技术创新管理
第一节 技术创新含义、类型与过程
一、技术创新的含义
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创新包括五种情况:①产品创新;②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③市场创新;④开发新的资源;⑤组织管理创新。
后来人们把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类型。其中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重组生产条件和要素,不断研制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以获得市场认同的一个综合性过程。
技术创新的特点主要是:
1.技术创新不是技术行为,而是一种经济行为
研究开发(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三种活动,这三种活动都是技术行为,其主体是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其产出都是研发成果。而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家,技术创新的产出成果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市场实现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但R&D活动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2.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
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同时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但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3.技术创新时间的差异性
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所需的时间因其性质不同而异。据统计,大部分技术创新需要2~10年的时间。其中,发展性开发属于短期创新,一般需要2~3年;应用性技术开发属于中期创新,大概需要5年左右;基础性开发需要的时间较长,为8~l0年。
4.外部性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正外部性,因此对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特征的高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给予恰当的资助和支持,以避免企业投入的不足。
5.一体化与国际化
二、技术创新类型
(一)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根据技术创新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
1.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为了给产品用户提供新的或更好的服务而发生的产品技术变化。产品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整体概念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的系统工程,是功能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多维交织的组合创新。
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分成重大(全新)的产品创新和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由火柴盒包装箱发展起来的集装箱,由收音机发展起来的组合音响等,都属于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活动。企业创新一般从产品创新开始。
2.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也称为过程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变革,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组织管理方式。工艺创新同样也有重大和渐进之分。工艺创新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技术创新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3.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①产品创新能制造产品的差异化,工艺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②工艺创新相对系统,而产品创新相对更独立;③工艺创新通常伴随着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的重大变革,产品创新一般是独立于组织系统实施的;④产品创新主要是向市场提供产品,工艺创新只在少数情况下向市场提供;⑤产品创新的成本费用通常通过产品的销售收入很快得到价值补偿,工艺创新的成本费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折旧、生产率提高后得到价值补偿;⑥在产品随生命周期的成长变化中,二者的作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不同:产品创新频率由高到低递减,工艺创新频率呈峰状延伸。在开发初期,产品创新频率高于工艺创新频率;当批量化生产后,工艺创新成为主导。
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交互性。
(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根据创新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1.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原始创新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创新,其本质属性是原创性和第一性。目前我国原始创新不足。
2.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优化和系统集成,以此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它与原始创新的区别是,集成创新所应用到的所有单项技术都不是原创的,都是已经存在的,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对这些已经存在的单项技术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了系统集成并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或工艺。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创新形式。其核心概念是利用各种引进的技术资源,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完成重大创新。它与集成创新的相同点,都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单项技术为基础,不同点在于,集成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全新产品,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果,是产品价值链某个或者某些重要环节的重大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这也是我国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4.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间的关系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原始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别人的原始创新成果,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借势成长。三者不可偏废。但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者资金投入、创新周期、创新风险以及对技术能力和技术积累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三、技术创新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型(或程序)。
表5-2 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过程模型的时期
创新过程模型(或程序) |
创新过程模型 |
时期 |
第一代 |
技术推动 |
1950~1960 |
(一)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观点:研究开发(R&D)是创新构思的主要来源,因而这种观点被称作创新的技术推动或发现推动模型。该模型是第一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二)需求拉动的创新过程模型
该模型表明: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该模型属于第二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三)创新过程的交互作用模型
该模型表明:技术创新是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共同引发的。该模型属于第三代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以上三种技术创新模式是最常见的。
(四)一体化创新过程模型
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标志着观念的转变,即从将创新过程看作主要是序列式的、从一个职能到另一个职能的开发活动过程,到将创新看作是同时涉及市场营销、R&D、原型开发、制造等因素的并行过程的转变。这一模式所强调的是,创新模型内各要素应该具有平行且整合发展的特性。
(五)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
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是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是一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该模型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战略联系。5IN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专家系统来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替代了实物原型。5IN不仅将创新看成是交叉职能联结过程,还把它看作是多机构网络过程。
5IN已经具有国家创新系统的雏形了,其强调企业需要注意内、外在环境的变化,采取适当的经营策略。但是仍然没有明确指出企业在建立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境——“国家”。
(六)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公共机构和私有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该网络系统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国家的创新活动。
国家创新体系最早由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于1982年提出。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组织安排应包括六个系统和四个基础平台。
六个系统是:(1)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2)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3)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4)以各种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5)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6)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四个基础是:(1)科技信息、公共数据、技术交互与军民共享平台基础;(2)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3)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基础;(4)激发创新活力的文化基础。
专题推荐:
经济基础 | 点击查看>>>2017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章节知识点|试题|辅导专题 |
工商管理 | 点击查看>>>2017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复习知识点|试题|辅导专题 |
人力资源 | 点击查看>>>2017初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知识点|章节试题|题库|培训专题 |
特别推荐:
>>>2016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证书领取时间_常见问题专题 |
>>>2017年初级经济师考试时间公布11月5日 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11月4日 |
>>>2016年中国人事考试网经济师成绩查询时间_考试查分网址_成绩查询入口 |
>>>2016年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各科目) |
>>>2016年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分数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