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精讲讲义: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来源 :考试网 2016-12-07
中【知识点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
建议关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述
定义 |
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
形成标志 |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论述 |
两层含义 |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主要矛盾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基本路线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
4.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含义 |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地位 |
处于支配地位 |
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城市股份合作制 |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作用 |
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只要控股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形式和作用
|
公有制经济 |
非公有制经济 | |
不同点 |
性质 |
社会主义性质 |
非社会主义性质(私有) |
成分 |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 | |
地位 |
国民经济的主体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作用 |
决定社会主义性质,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生产,促进就业,繁荣市场,解决资金不足等方面,有较大作用 | |
态度 |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
相同点 |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公平竞争;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2.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是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
具体形式:工资、奖金、津贴和劳动分红等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
4.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形成和落实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十八大作出新部署
(1)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关键性举措: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等。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2)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遵循“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方针。
关键性举措:强化政府责任,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还要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性举措: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5.“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是衡量发展成果是否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终成效的客观标准。实现途径: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关键是让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必须重视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例题·单选题】(2014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各种生产要素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 )参与分配。 | |
|
『正确答案』D |
【例题·单选题】(2015年)衡量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终成效的客观标准是形成( )的分配格局。 | |
|
『正确答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