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

导航

2019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习题及答案二

来源 :考试网 2018-12-30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产生使商品内部的一系列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这些矛盾包括(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E、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价值形式的相关内容。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有特殊的、各不相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该题针对“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关于纸币流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纸币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B、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引起通货紧缩

  D、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出现纸币升值

  E、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选项D错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该题针对“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知识点进行考核】

  3、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之外,还包括( )。

  A、贮藏手段

  B、核算工具

  C、支付手段

  D、分配手段

  E、世界货币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该题针对“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知识点进行考核】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

  A、价值

  B、社会价值

  C、剩余价值

  D、使用价值

  E、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获取更多初级经济师师备考资料、讲义课程、考前试卷等,加入初级经济师考试学习群:853532125中级经济师,更有专业老师协助报名

初级经济师考试《公路+经济基础》在线题库

抢先试用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经济基础》在线题库

抢先试用

初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经济基础》在线题库

抢先试用

  5、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E、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然有价值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6、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C、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D、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单位商品价值量的理解。选项A错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选项CE错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7、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

  A、自然条件

  B、国家政策

  C、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D、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

  E、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等。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8、下列关于具体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B、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C、具体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D、具体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E、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项C错误,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选项D错误,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9、下列关于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抽象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C、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D、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E、抽象劳动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正确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项A错误,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0、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价值是指商品所特有的( )。

  A、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

  C、独立属性

  D、社会属性

  E、质量属性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1、关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抽象劳动是劳动具体形式的体现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完全对立

  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D、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付出了抽象劳动

  E、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在量上有差别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选项A错误,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选项B错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该题针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