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导航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知识要点整理:第四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29

  五、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1911年)

  此阶段包括元、明、清。

  (一)元(公元1279-1368年)

  元代是由蒙族统治的朝代,是中国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列入正统的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此前的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只是局部的地方政权。

  元代在建筑上最重大的成就是完全新建了一座都城——大都。元大都基本上符合《周礼考工记》中所述的“王城之制”。它位于金中都的东北方,城的外廓近于方形,除北面开二门外,其余三面都是开三门。宫城靠南、宫城以北是漕运终点的商业区,太庙在东侧,社稷坛在西侧,布局上基本符合“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大都的街道取棋盘状,在南北走向的干道之间平行排列着称为‘胡同”的小巷,是成排四合院住宅院落之间的通道。元大都是一座规划周密的城市,街道平直,市政工程完备,郭守敬引西山和昌平水源解决了遭运问题。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人有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耳。

  元代的木构建筑趋于简化,用料及加工都较粗放。主要表现是斗栱缩小,柱与梁直接联络,多做彻上明造,减柱仍在采用。通常以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正殿作为元代建筑的代表作。山西芮城的道观永乐宫是元初的建筑,以内中的壁画著称。元代引进了若干新的建筑类型,如大都中的大圣寿万安寺(妙应寺)白塔,是一座覆钵式塔(喇嘛塔),是尼泊尔匠人阿尼哥所授。

  在河南登封有一座由郭守敬建造的观星台,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天文台,还引西郊的水入城与运河相连接解决了大都的漕运。居庸关云台原是一座过街塔的塔座,是元代建筑杰作。

  元代的戏曲极盛行,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与之相应的戏台建筑很多,至今在山西临汾等多处仍有元代戏台留存。

  (二)明(公元1368-1644年)

  明代曾在南京、临濛(风阳)、北京先后三次建造都城和宫殿,建设经验丰富,有一批熟练的工官与工匠。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址上建设北京城。在用砖瓦砌元大都的土城时,去掉了北边不发达的五里,向南边扩展一里。到嘉靖年间加建外城时,从南郊开始,中途收口,形成了北京城特有的“凸”字形外轮廓。北京城有一条从南到北约长7.5公里的中轴线。中轴线通过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紫禁城是中国仅存的一座宫殿建筑,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是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明代在北京还建造了各种坛庙如:太庙、社稷、天、地、日、月、先农坛等。并修建了衙署、仓廪、寺观、府邸等。重要建筑均采用楠木,规模及造型严谨规整。

  明代的13座陵墓位于昌平天寿山麓。它的地形选择和神道等前导空间的处理都很成功。明长陵的枝恩殿木构架中的12根金丝楠木柱,柱高约23m,最大柱径达1.17m,蔚为壮观。

  由于明在建国前推行“高筑墙,广积粮”策略,明代制砖的数量与质量均有很大提高,不仅把大都的土墙改为砖瓮,万里长城以及许多州、府、县的砖城墙也多是明代所建。砌砖技术的大发展,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最著名的一处是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

  明代的琉璃制品也达到了极高水平,色彩及纹饰丰富。南京报恩寺塔,高80余米,塔身遍饰有佛像、力士、飞天等纹饰的彩色琉璃砖,绚丽壮观,被列为当时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可惜在太平天国时被毁。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和山西洪洞广胜寺上寺飞虹塔也是明代的琉璃建筑,可以略见明代琉璃的风采。近年在南京发现了报恩寺塔琉璃备件的窖藏,得见明代琉璃的高质量。

  在明代,中国佛塔增加一种类型,即在北京大正觉寺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建造的一座金刚宝座式塔。

  明代家具用花梨、紫檀等质地坚实的名贵木料,构件断面小,榫卯严紧密实,不多加装饰,造型与受力情况和谐一致。美观高雅,明式家具驰誉世界。

  明初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宅旁多留隙地营造花园,但明中叶后,江南富庶之地,私家造园之风大兴。明末吴江人计成著有《园冶》

  一书,记述反映了明代造园理论与艺术水平。

  明代修建北京宫殿、坛庙、陵墓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主力来自江南,以蒯祥最为杰出。蒯祥能“目量意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人称“蒯鲁班”。

  (三)清(公元1644-1911年)

  清代定都北京,没有沿用过去每改朝换代均要焚毁前朝宫室以煞王气的传统,继续使用了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清代在建筑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皇家苑囿的建设上。除了在北京城内的三海多有建树之外,在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和在承德所建的避暑山庄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私家园林也大有发展,江南园林达到极盛。中国园林影响所及,不仅是近邻的日本、朝鲜,18世纪时更远及欧洲。中国园林成为世界园林渊源之一。

  清代为满族统治的朝代,为了团结蒙、藏兄弟民族,在西藏、青海、甘肃、蒙古等地修建了若干喇嘛庙。清初在拉萨修建的布达拉宫,在呼和浩特修建的席力图召,都是汉藏混合式的建筑。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修建的“外八庙”结合山坡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使中国建筑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清代于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列出了27种单体官式建筑的各种构件的尺寸。改宋式的以“材”、“契”为模数的方法为以“斗口”为模数。简化了计算,标准化程度提高,有利于预制构件、缩短工期,程式化程度加大了。

  清代承担宫廷建筑设计的是七世世袭的“样房”雷氏家族,人称“样式雷”,他们制作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

  民居、祠堂、会馆书院等民间建筑,尚有少量的明代实物遗存,王要是清代的。其中在技术上,艺术上,以及反映时代生活方面,蕴藏着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汲取。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工作也已然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综观此阶段历经600余年,其中元代除受宋代影响外,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向。明清建筑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明代在经历数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之后以一切恢复正统为国策,在建筑方面制定了各类建筑的等级标准。明代修建的紫禁城宫殿、天坛、太庙、陵墓等都是规则严整的杰出之作。清中叶之后,受《工程做法则例》约制,官式建筑过分程式化,建筑风格不免趋于单一拘谨。

  例:

  1.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庭院式建筑是(A)

  A 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B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C 西安半坡村遗址;D 陕西歧山凤雏村古建筑遗址

  2.我国明代造园专著《园冶》的作者是(D)

  A李诫;B喻皓;C李春;D计成

  3.清代太和殿与唐代大明宫麟德殿体量之比为( D )。

  A二者大小相近;B为麟德殿的2倍;C为麟德殿的3倍;D相当麟德殿的1/3

分享到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