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复习知识要点整理:第一章第四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7-26
中五、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1.个人空间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 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个人空间范围的度量,可以采用模拟法、现场研究或实验室试 验。个人空间起着自我保护作用,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以避免过多的刺激,导致应激的过度唤醒、私密性不足或身体受到他人攻击。人际距离决定交往方式,可分为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
2.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需要物质环境从空间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人们的离合聚散提供不同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条件的特性。
3.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领域可分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三类。领域具有组织功能、私密性和控制感,并有安全防卫功能。
六、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基于行为的外部空间设计建议
1.设置有利于公众接触和交往的外部空间;
2.加强外部空间的生气感;
3.兼顾私密性活动;
4.形成私密性一公共性层次;
5.合理满足人的行为习性。
七、基于行为的城市环境问题
1.旧城更新的设计建议
(1)认真进行社会调查;
(2)提倡公众参与;
(3)选择合理的更新方式;
(4)保留对居民有意义的物质元素;
(5)设置半私密(半公共)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
(6)充分考虑安全防卫的需要。
2.城市区域安全防卫的四项原则
(1)对居住空间加以领域限制;
(2)有助于人工和自然监视;
(3)形成有利于安全防卫的建筑意象;
(4)改善居住区的社会环境。
八、建筑设计中得环境—行为研究
1.建筑环境对行为影响的理论假设
(1)环境决定论;
(2)环境可能论;
(3)环境或然论;
(4)其他观点。
人的需求的六个等级: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求
(3)交往和归属需求;
(4)尊重的需求;
(5)自我实现的需求
(6)认知和美的需求。
2.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环境心理学家提出过许多改进的建筑设计过程,其中蔡塞尔归纳出的“设计循环模 型”可为代表。它特别强调三点:
1)初步设计阶段,着重收集包括环境一行为信息在内的设计资料,并制定相应的设 计标准;
2)进行使用后的评估,在工程竣工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评估所完成的项目,了解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初步设计计划阶段所制定的、基于行为的设计标准,并将所得到的“诊断资料”反馈应用于下一个设计项目的计划阶段;
3)形成循环模式,持续实施“假设-实施-验证—反馈”这一循环模式,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形成系统的基于行为的设计资料。
3.建筑使用后的评估
建筑使用后的评估就是在建筑投人使用后评价建筑的绩效——将所评估的建筑或场所的实测资料,与建筑或场所的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并将有关的信息反馈给业主、使用者、设计人员和有关部门,或者作为基础资料,供今后同类建筑或场所设计使用。包括:经有关部门认可作为设计指南;作为修改设计规范的佐证;供业主、使用者和设计者参考等。持续的使用后评估,对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减低建造和维护成本,提高建筑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使用后的评估以投入时间多少和达到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指示性评估、调研性评估和诊断性评估三类。
(2)评估的三个阶段:计划阶段、执行阶段、应用阶段
(3)在评估中,主要考察技术、功能和行为三方面的因素。
(4)使用后评估的特点:
1)评估小组由多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
2)系统、严格和细致。有较完善的理论模型、评估标准和方法。
3)增加了行为方面的因素。
4)以建筑绩效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