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小常识:以“和”文化诠释中医理论
来源 :人民网 2017-11-14
中健康管理师小常识:以“和”文化诠释中医理论
致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样也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和”字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基石——儒、释、道。中医文化深受传统文化“中和”二字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和之医”的内涵,又用于指导临床,形成了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诊断观、治疗观及养生观。
中医象思维来源于中国传统象思维,反映到中医诊疗实践上,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功能表象,运用取象比类以及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进行推演,通过司外揣内、整体思维来揣测生命及疾病内在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脱胎于其中的中医文化亦有着深厚的内涵。什么是文化?就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什么是中医文化?就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怎么定义文化呢?《周易》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说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教化天下。
从四方面入手研究中医文化
研究中医文化应该从价值观、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物质文化入手。
第一,中医文化的价值观包含以人为本、致中和观、崇尚自然。
以人为本在中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黄帝内经》有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在天地人三才里最贵为人,《备急千金要方》也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受到儒家“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的说法影响,要求医生尊重人、爱护人,提倡“大医精诚”。
致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样也是中医文化的核心,《中庸》有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说的“中”是指事物存在的最佳位置。而“和”为最佳状态,完美平衡,具有和谐、平衡、平和、和合等内涵。“和”字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基石——儒、释、道。中医文化深受传统文化“中和”二字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和之医”的内涵,又用于指导临床,形成了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诊断观、治疗观及养生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敬畏,更强调了顺应、顺从、不强求的价值取向。中医认为,疾病的起源是由于违背自然之道,治病则应该顺应自然。而在疾病愈后恢复方面,中医强调平衡患者阴阳,恢复自我调节的能力,而非过度治疗。
第二,关于中医文化的思维方式,主要有象思维、整体思维和恒动观。
中医象思维来源于中国传统象思维,比如五行,《尚书洪范》有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通过把世间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类为水火木金土5个属性,再研究它们的属性以及生克制化关系。在中医文化中,万事万物都在不停运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反映到中医诊疗实践上,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功能表象,运用取象比类以及阴阳五行等抽象概念进行推演,通过司外揣内,整体思维来揣测生命及疾病内在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
第三,中医从始至终坚持的行为方式是人文关怀。
中医的人文关怀属于中医文化整体观里“形神合一”的概念,在中医治疗过程中,不但注重治疗身体疾病,而且会通过交流、沟通来帮助患者解决情志方面的问题,达到身心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四,中医的物质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中医在漫长的发展史中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比如五禽戏、八段锦、马王堆导引术等,再比如现在各大医院文化建设所树立的名医雕像,这些都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的,如果只有物质文化而没有精神文化,那便不算是文化了。
以“和”文化诠释中医理论
学习中医文化,应注重培养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有同学认为中医“玄而又玄”,这正是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了解不够充分,从而觉得中医古籍晦涩难懂,更无法理解中医理论。中医药大学招收的学生也以理科背景者居多,这就使得我们的中医教育由于缺乏文化而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笔者有一个构想,利用中医文化里“和”的概念来诠释中医理论体系,我们可以把中医基础理论分为生理观、病理观、诊断观、治疗观、养生观5个方面。
先说生理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认为真正的健康就是阴平阳秘,也就是“和”的状态,其中包含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藏象合一。再说病理观,也就是阴阳失衡,即“不和”的状态,或因外感六淫,或因内伤七情等所致,阴阳消长失和,甚则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的相互关系,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既然病理观是“不和”,那么诊断观就是“察其不和”,通过四诊收集“症”,判断所得之“病”,运用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方法分析疾病的“证”,从而得出明确的诊断。已经“察其不和”后,那么治疗上就应该“调其不和”,内服有膏、丹、丸、散、汤等多种剂型,外用也有散、锭、栓等各种方法,还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传统治疗方法,更可通过沟通交流来调畅情志,“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最后说养生观,在《黄帝内经》里已经说得十分全面:“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做到以上要求,自然可以达到“形神和谐”,得享天年。
中医文化传播要做好“升降出入”
中医文化传播需要做好“升降出入”。这个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六微旨大论》篇:“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原指自然万物的变化之道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都离不开气的自下向上(“升”)、自上向下(“降”)、由内向外(“出”)、由外向内(“入”)4种基本运动形式。
《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指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所谓“上知天文”,也就是刚刚提到的“升”,指的是中医文化的科普传播者应紧跟国家政策和战略,在其指导下推广中医文化,使其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医文化的科普传播工作可以有效地沟通基层,收集社情民意,为了解民众兴趣和需求提供渠道,有助于民声上传。而“下知地理”,也就是“降”,指的是接地气,要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兴趣所在,广泛联合多媒体平台,提高民众的中医文化素养,让民众真正地认可和接受中医文化,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医文化的目的。而“出”指的是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中医文化的科普与传播应该搭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快车,向全世界传播中医文化,同时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帮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而最后这个“入”,指的是要让中医文化真正地深入人心,切实地服务于民众,提高民众健康素养。
就如同《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同时做好“升降出入”,才能真正做好中医文化的传播。
最新热点:
热点推荐:
>>>2017年健康管理师考试报名鉴定备考专题:考试介绍 |
>>>2017年全国各地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统考:11月18日、19日) |
>>>2017年健康管理师考试科目内容|教材大纲(题型、答题方式、分值权重) |
>>>健康管理师考试职业标准:比重表 |
>>>2017年健康管理师考试科目内容|教材大纲 |
热点延伸:
2017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指南 就业方向 考试流程 培训对象 职业意义 工作内容
2017年健康管理师成绩查询时间_入口 证书样本 证书颁发时间 考试教材 大纲
对健康管理师还有相关疑问的,不妨立即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或直接点击 快速联系通道 ,在线专家会第一时间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