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

导航

2017年健康管理师学考试大纲:第六章 第3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8-02

2017年健康管理师学考试大纲:第六章 第3节

  第六章 心理与健康

  第三节 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一、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与焦虑症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感到某种不利情况出现时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焦虑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精神紧张,如担忧、不安全感等,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如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等。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并在躯体功能反应方面出现口干、胸闷、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出冷汗、双手震颤、厌食、便秘等现象。严重焦虑时,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出现刻板动作、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

  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

  对客观上具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焦虑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方式,一般人可以通过增强信心或懂得如何战胜它而获得解脱。缺乏明显客观原因而内心却极度不安,并伴有大祸临头、惶恐紧张的焦虑,是适应性不良的病态行为。严重而持续的焦虑反应除有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亢进等表现外,还会出现注意困难、记忆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和性行为能力减退等。

  焦虑与焦虑症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焦虑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情绪,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一般情况下焦虑反应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且绝大多数焦虑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属于正常焦虑。而焦虑症则是一种心理疾病,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二者的区别在于正常焦虑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可以理解和反应适度;而焦虑症不但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过强、过长,与个人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称,而且情绪反应的强烈异乎寻常,最终不能自控,必须获得医学帮助。还有些人无明显原因而不适当地焦虑,焦虑的程度严重,持续时间过长,而且多次服药试图解除焦虑,并导致社会或生理功能损害,为此患者明显感到痛苦,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焦虑对人的工作、学习及机体的生理功能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轻度或适度的焦虑,使大脑和整个机体处于适当的觉醒水平或兴奋状态,思维敏捷,判断准确,迅速做出决定,使机体保持充沛的体力;中度或中度以上的焦虑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焦虑障碍。可见,焦虑与焦虑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轻度焦虑对人有益,会激励人的潜质。而严重的焦虑则会演变成焦虑症,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二)抑郁与抑郁症

  抑郁或抑郁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常伴有焦虑、激越、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力减退、精神运动迟滞等精神症状,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如失眠)。包括原发性抑郁障碍和继发性抑郁障碍。原发性抑郁障碍是指除外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抑郁综合征。继发性抑郁障碍由脑和躯体病、药物、酒精滥用、其他心理疾病如精种分裂症等引起的抑郁综合征。

  抑郁的症状表现:

  (1)一天中的多数时候情绪沮丧(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情绪可以表现为易怒)。

  (2)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3)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4)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

  (5)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6)明显的体重减轻或者增加;或明显的食欲减退或者增加。

  (7)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8)性欲明显减退。

  (9)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10)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11)一天中情绪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在持续半个月的时间中,具有以上项目中的五项或以上者可判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比抑郁更为严重。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将抑郁症分为三种类型:轻型患者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稍重的人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自责自罪、幻觉妄想、食欲不振、体重锐减、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三)恐惧与恐惧症

  恐惧是人的一种情绪,因为周围不可预料或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强烈反应,或因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人类的大多数恐惧情绪是后天获得的。恐惧反应的特点是对发生的威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如果威胁继续存在,个体的活动少,目光凝视含有危险的事物,随着危险的不断增加,可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惊慌状态,严重者出现激动不安、哭、笑、思维和行为失去控制,甚至休克。恐惧时常见的生理反应有心跳猛烈、口渴、出汗和神经质发抖等。

  恐惧症是恐惧的一种病态形式。患者对某些事物(如狗、黑暗、灯光等)体验到一种极度的和非理性的害怕,所产生的恐惧与现实刺激的危险性不相协调。是对某种物体或某种环境的一种无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恐惧症分为三种类型:

  1.单一或单纯性恐惧症即对某特定环境或某特定物体的恐惧,如畏高、畏乘电梯、怕蛇、怕虫、黑暗、雷电等。这种单纯性恐惧症常由于儿时某一次遭遇引起,成长后会逐步减弱。但有些则在成人期骤然发生。单纯性恐惧症患者可能生活如常,只需避开那些引起恐惧的因素就行了。

  2.社交恐惧症患者的核心症状是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和害怕,因而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对公众的注视或与他人交往,都感到一种毫无根据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羞辱。这种患者可能会回避在公众场所吃饭,拒绝参加各种聚会,甚至不敢利用公众场所提供的种种方便。

  3.广场恐惧症不仅指对公众场所发生恐怖,而且对人群聚集的地方也发生恐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担心在公共场所中昏倒或失去控制,又无法迅速离开,无力逃往安全地方,故常常出现回避反应。这种对公共场所的回避反应,对患者社会生活影响较大。开始时,患者只是避开那些不易迅速离开的场所,如公共汽车和拥挤的商店,或到剧场去总坐在靠近门口的座位上。随着病情的进展,回避反应会蔓延开来,避开任何可能产生包围感的场合。严重者,不敢跨出家门。

  (四)强迫症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是焦虑症的一种。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的思维所困扰,自己极力抵抗和排斥,但又无法控制。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

  1.强迫观念及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1)强迫联想: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想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个观念或一句话,如听到救火车的鸣响,就联想到着火的景象,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3)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4)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寻根究底,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房价这么高。”

  (5)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成功”,立即出现“失败”;说到“老板”时立即想到“员工”等。

  (6)强迫思维:在病程中某一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会反复或持久地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烦恼。

  2.强迫动作

  (1)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2)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3)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

  (4)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3.强迫意向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4.强迫情绪(essivee motion)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性恐惧。这种恐惧对自己的情绪会失去控制的恐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惧症患者那样对特殊物体、处境等的恐惧。

  上述强迫症状,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且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患者越想摆脱,症状越严重。

  (五)疑病症

  疑病症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患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虽然经反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没有相应疾病的证据也不能打消患者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对身体畸形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症。

  1.疑病的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有两种表现,一为疑病感觉,感觉身体某部或对某部位感增加,进而疑病或过分的关注。患者的描述较含糊不清,部位不恒定。但另一种患者的描述形象逼真,生活具体,认为患有某种疾病,患者本人自己也确信实际上并不存在,但要求各种检查,要医生同情,尽管检查正常,医生的解释与保证并不足以消除其疑病信念,仍认为检查可能有误。于是患者担心忧虑、惶惶不安、焦虑、苦恼。此为一种疑病观念,系一类超价观念。带强烈的情感色彩。

  2.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症状,约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有疾病症状,常见部位为头部、下腰部或右髂窝。这种疼痛描述不清,有时甚至诉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患者常四处求医辗转于内外各科,毫无结果,最后才到精神科,常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症状。

  3.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许多不同区域,如体内有一种特殊味道。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腹痛、心悸、左侧胸痛、呼吸困难,担心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别是鼻子、耳朵以及乳房形状异样,还有诉体臭或出汗等。

  (六)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被视为行为成瘾的一种,其发病尚无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但与物质成瘾具有类似的表现和特点。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为: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4.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七)性心理问题

  性心理问题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那些不引起常人性兴奋的物体或情境,对患者有强烈的性唤起。常见的性心理障碍有恋物癖、异性装扮癖、露阴癖、窥淫癖、易性癖、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等。

  1.恋物癖

  指反复出现以异性使用的物品或其躯体的某部分作为性满足的刺激物,他们通过抚摸、吻、嗅该类物品等方式达到性满足。这些物品包括乳罩、内裤、袜、头发等。患者几乎都是男性。

  此外,还有恋兽癖和恋尸癖等罕见种类,文献报道均为男性。

  2.异性装扮癖(异装癖)

  这是一种反复而强烈的涉及异性装扮的性渴求与性想象,并付诸实施的心理障碍。

  3.露阴癖

  主要表现是以反复在异性面前暴露自身的性器官,以获取性满足。在性心理障碍中较多见,几乎仅见于男性。

  4.窥淫癖

  其特征是以窥视异性裸体或性活动,达到性兴奋的强烈欲望,获取性满足的心理障碍。

  5.性施虐癖和性受虐癖

  前者特征是向性爱对象施加虐待,以获得性兴奋,多见于男性;后者以接受性爱对象的虐待而获得性兴奋,多见于女性。也见于男性同性恋者。两者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并存。

  6.易性癖

  其特点是在心理上对自身的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的性别特征相反,持续地存在改变自身性别的强烈愿望,其性爱倾向为同性。如男性患者从童年起即着女装,与女孩为伴,玩女孩的玩具,在游戏中扮演女性角色,厌恶并想去掉自己的男性生殖器官。有些男性甚至常自服雌激素促使乳房长大。女性患者从童年起爱着男装,留短发,同男孩玩。长大时则束胸,并强烈要求作变性手术。

  (八)婚恋问题

  恋爱与婚姻是个体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幸福的恋爱与婚姻有利于个体保持心理健康。常见的恋爱与婚姻问题有:

  1.早恋

  早恋指未成年男女或者心理未成熟的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或中学生谈恋爱,一般都属于早恋行为。恋爱何时为早,不应单纯从生理年龄上看,而要从心理发育成熟的程度来判断。青春期既是身体上的快速成长期,又是心理上的变化成熟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容易对异性产生爱慕好感,也非常渴望结交知心的朋友。如果对爱情的真正含义有深刻理解并具有爱的能力,又能处理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并决心把爱情之树栽培到收获的季节,承诺并有能力兑现爱情带来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此时的爱,就不算早。反之,则可视为早恋。

  2.过早性行为

  过早性行为中的“早”字可以是年龄上的划分,也可以是感情程度上的划分。年龄上的“早”主要是指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发生的性行为,他们的生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早的性行为容易带来许多健康问题;情感程度上的“早”主要是指男女间还没有明确恋爱关系或者感情尚未到一定的程度,没有确定在一起建立家庭时就草率发生性行为,这时候容易引起一些纠纷。

  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后,首先是很难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当事人难以摆脱内心的恐惧、焦虑和负罪感,会感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很大压力。其次是对身体的伤害。青少年发生性关系往往是在双方性冲动情况下,处于忐忑不安的紧张状态下进行的,彼此缺少安全感,又无避孕准备。这样的性关系很难谈得上和谐理想,更谈不上卫生,还可能带来女性阴道损伤和泌尿生殖器官感染。而男方因害怕受孕而体外射精等,也可能引起日后早泄之类的性功能障碍。性关系带来的最严重问题是未婚妊娠。若进行人工流产,由于生殖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术时容易发生子宫损伤;若不进行人工流产,少女妊娠分娩也有多方面的危害。青少年不洁的性关系还可能传染性病和艾滋病,如果不幸染病上身,就有葬送生命的危险。

  3.婚姻问题

  婚姻是被法律形式约束的两性关系,婚姻问题比恋爱问题更加复杂。婚姻中,除了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道德规范外,还加进了法律责任、经济关系、家族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因素。一旦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问题越滚越大,越来越复杂。进入婚姻的男女双方,在心理层面会增加许多压力。当心理准备不足的男女面临突然降临的众多压力时,会深感不安,甚至有痛苦体验。这些问题往往是由夫妻双方不善于处理婚姻后关系造成的。

  (九)社会适应问题

  社会适应是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个体一生不断面临新的情境,每一发展阶段都有特定的要求,比如人格发展、对父母的心理上的独立、职业选择、人际关系、婚姻、家庭、退休、死亡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

  社会适应有3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个体:是社会适应过程的主体;②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情境的重要部分;③改变:是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

  个体社会适应障碍的症状表现:

  1.抑郁,无兴趣感。

  2.焦虑,紧张不安。

  3.行为障碍,如:旷课(工)、迟到、早退、寻求刺激等。

  4.躯体不适,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

  5.社会性退缩,如: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能力减退。

  个体在遇到新情境时,一般有3种基本的适应方式:①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②接受情境,包括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主动地作出与社会相符的行为;③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和个体需要的矛盾产生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心理防御在一定程度上否定、歪曲、曲解现实,其作用通常是个体没有意识到的、自动的,主要有压抑、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等。

  大多数个体能成功地适应变化着的情境。成功的社会适应使个体在社会中以及在工作和维持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中不断发挥作用并体验到舒适和满足感。但是某些对新情境的适应通常伴有压力和生理及心理上的功能障碍,被称为不适应,其症状按严重性表现为有轻微的自卑感或内疚感、心身障碍和精神神经症、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病等。

  (十)心理应激障碍

  当个体觉察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通过心理和生理中介机制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应激反应的所有主观内在、客观外界的刺激物都是应激源。如严重的生活事件、惨重的交通事故、亲人的突然死亡、遭受歹徒袭击、被强奸或重大的财产损失、重大的自然灾害、战争场面等。

  应激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异乎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打击之后,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二、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十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中国,目前保守估计,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

  心理问题的实质是大脑结构或功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应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个人成长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强烈的外界刺激、突发事件以及个体的心理素质、人格特征、认知倾向等。

  1.个人成长因素:人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有相应的心理发展任务,因此,个人成长因素是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胎儿期:指从受孕成胎至出生的这一时期。胎儿是否能够正常发育,将影响到个体生理、心理的正常发展,个体心理健康的维护,应从胎儿期开始。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对胎儿的身心发育将有积极的作用。吸烟、酗酒、起居不规律、偏食等不良习惯将直接影响胎儿的身心发育。孕妇情绪的变化,可通过内分泌的变化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要注意孕期情绪的调整,消除紧张焦虑,避免情绪刺激,保持情绪适度愉快和稳定。同时,孕妇情绪状态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支持,丈夫也应积极配合,维护孕妇良好的情绪状态。

  (2)乳儿期:从出生到1岁的孩子心理学上称为乳儿期。出生到1岁是生理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乳儿期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发展不当,是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这一时期是人情绪急剧分化,迅速丰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母亲或者替代母亲的抚养人建立依恋关系是这一时期孩子心理发展的首要任务。母乳喂养是建立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信任感的理想途径,也是孩子对人生和他人有信赖和被信赖的最初体验。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可以使孩子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3)婴儿期:指1~3岁这一个时期。对婴儿来说,断奶是一件大事,对断奶的过程处理不好可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1岁左右是断奶的适宜时期。断奶的过程应循序渐进,有计划,慢慢来,要自然而然,切不可“突然袭击”。断奶时,母亲尽量不要和孩子分开,以免孩子在生理上断奶的同时,在心理上造成分离的痛苦。这一时期孩子和母亲的依恋十分紧密。分离焦虑,是孩子寻求早期安全感的方式。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应尽量给予其心理上的关怀,处理好孩子的分离焦虑。

  (4)幼儿期:指3至6、7岁这一时期。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其他孩子一起游戏,开始进行社会交往,在游戏中学习和他人合作。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键,专制式溺爱式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因此家长应该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学会以平等、尊重、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这对于孩子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很重要。在这个时期,家长要尽可能多地陪孩子痛快地玩,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儿童的游戏进行指导,对其内容和材料进行选择。充分利用游戏形式,多给儿童真正的自由,允许儿童自由的、尽情地游戏,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合作和分享、快乐与成功。3岁左右也是自我意识开始建立的时期。对孩子希望探索周围客观世界以及表现自己能力的行为,父母应积极保护其好奇心和自信心,鼓励其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过失要心平气和地讲清道理,引导孩子认识错误,鼓励孩子心情舒畅地改正错误。批评教育孩子时父母口径要一致。打骂孩子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形成不良的行为方式,如攻击性行为。

  (5)学龄期:指6、7岁到11、12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引导学习兴趣等。优秀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愉快的情绪、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对于人一生的健康和持续性发展有着更积极的意义。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情商培养和智商培养要同步进行。现在很多家长无止境地给孩子增加很多负担,无视孩子的兴趣和身心状况,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是非常不利的。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拔苗助长的做法,有时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后患。

  (6)青少年期:是性生理发育成熟和自我意识形成期。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是学习问题、性问题、社会适应不良。在自我意识层面,青少年存在着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孤独与交往、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性意识的觉醒与心理准备不足等矛盾。青少年期是自我探索,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要逐渐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客观评价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要学会面对现实,确立当前的学习目标,发展自我。当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与现实相一致时,才能形成自我认同,否则,就产生心理冲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现实状况,处理好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加强应对技能。

  (7)中年期:是从青年期以后到60岁以前的阶段。这一时期,个体将经历结婚、生子、抚养孩子、孩子长大成人的阶段,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中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是心理压力大、工作家庭问题、不良行为。中年人常常处于社会、家庭、事业等多重压力之下。长期紧张、焦虑的状态容易诱发身心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中年人应注意自我减压,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培养健康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矫正不良行为模式,不吸烟、不酗酒、低盐食;保证充足睡眠,平衡膳食结构。家庭是个体最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为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而努力,为家庭成员提供支持的力量。幸福的家庭生活、和谐的夫妻关系对于中年人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积极的意义。

  (8)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是老年痴呆和老年抑郁。老年人要在退休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尽快适应退休生活。要正确面对自己生理的老化,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努力丰富老年生活,积极进行人际交往、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适合自己的体力和专业活动,如上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等,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当配偶去世后,老年人的心理更加脆弱。对丧失配偶的老年人,应积极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减轻痛苦。

  2.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这两种环境对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影响。从物质环境来说,一草一木,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从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反之,恶劣的物质环境则会让人心理烦躁、情绪低落、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心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会有重要的影响。

  (1)社会环境:指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局面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从出生之日起就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使他们逐渐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心理品质。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引发心理问题,造成种种危害。

  (2)社会风气:与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等途径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不良风气会使一些人的心理受到扭曲,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要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净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3)社区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口密度过大与青少年犯罪率有密切关系,精神疾病以及其他心理变态也与人口密度有关。大城市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新月异,导致了大量过量信息的产生,使人们的心理严重超负荷,拥挤使人们更容易产生矛盾、争吵,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容易产生心理紧张,出现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在家庭和工作单位里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理也会得到健康发展;相反,一个人际关系紧张,遭到否定、排斥、冷淡,受不平等对待的人,必然会产生敌对、自卑、焦虑、恐惧情绪,这对其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3.形成心理问题的其他因素

  (1)认知评价:对同一应激事件,个体由于认识、评价、体验等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认知评价是对事件全部的认识过程.在心理应激的发生和强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些错误的思考方式或不合理的信念,是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

  (2)社会支持:指人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或物质上的支持与援助。当某人遭受应激与不幸时,家庭、亲友、同事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能有效地降低或缓解应激的强度,平稳地度过困难期,战胜挫折。

  (3)人格特征:人格特征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也决定了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方式。一个有着良好的人格特征的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通常能够善于合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恰当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能有较好的适应状态。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则容易导致挫折体验或增强应激反应。

  (4)应激源的可预期性和可控性:一般可预期的应激源对人的影响较小,不可控制或不可预期的事情对人心理健康威胁最大。如意外丧亲远较因病于数周、数月前就有思想准备所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更强。如果一个人相信刺激是可控的,即使没有实施控制,同样也可以减轻心理应激。

  应激源(stressor):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使人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长期的高强度的应激则使人难以适应,最终损害人的健康。按照来源可将应激源分为躯体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等。

  三、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面对内心出现负面感受的时候,我们通常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改变环境;另一个是改变自己。前者虽然是变换了环境,但如果不能从内心真正地接受和适应环境,恐怕过不了多久又要陷入心理问题的状态,所以改变自己才是应对心理问题最好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办法来改变自己。

  (一)调节自我的认识

  1.校正自我认知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个体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因此常给自己设定不恰当的期望目标,这种高期望值和低成功率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屡遭挫折,所以,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并形成客观的评价,对于个体来讲既能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也能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心理问题主要是反映了个体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在防止心理问题产生的干预活动中,对个体本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兴趣所在、情绪状态的掌握很重要。对自己能力、性格特点的认识,可以借助于心理测验量表,目前常用的艾森克人格测验、SCL-90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心身状态。

  2.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很高,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应该认识到人在生活中总会有各方面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可能会遇到挫折,要承认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要把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都强加于自身,对良好的愿望和现实的结果的反差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客观地了解、接纳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会建立合理的期望,减少压力,避免产生心理问题。

  3.纠正归因偏见

  就个体而言,低努力、低自信、对自己失败的归因倾向于外归因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应对具有这类特征的人进行归因训练,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4.多用积极的思维方式

  有些人习惯于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同样的一个事件,他看到的总是阴暗的一面,这样的人必定是无法摆脱消极情绪的缠绕的。如同样是推销员,有的人看到推销出去的一点点成果就信心大增,有的人看到仅推销出去少许产品就十分沮丧。前者的思维方式是积极的,因此产生的情绪也将会是积极的,他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而后者的思维方式是消极的,因此产生的情绪也是消极的,他就会感到失落、孤独、郁闷甚至绝望,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调节自我情绪,选择适当行为

  1.宣泄

  宣泄是处理情绪的一种基本方法,当因职场压力有不良情绪产生时,心理学家非常主张采取宣泄的方法加以处理。宣泄的形式有好多种,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几种适用的宣泄方法:

  (1)倾诉: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可以找自己的亲人、知心朋友、自己信得过的人,把自己的苦衷尽情倾诉出来,积极地与身边人,尤其是朋友、亲人进行沟通和磨合,向有相同经历或经验的人讨教。当一个人倾诉了苦恼的时候,不仅仅是发泄了自己心中的郁闷,而且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和开导以及帮助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倾诉是一种最廉价、最快捷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2)哭泣:当人们因遭受各种挫折而产生不良情绪时,体内就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而排出这些有害物质的途径之一便是哭泣。当人们痛快的哭泣之后,自我感觉情绪状态都比哭前好的多,而且健康状况也有改善。现已证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失眠等疾病都与情绪压抑有关,男性患消化性溃疡多于女性,其原因之一就是与“男儿有泪不轻弹”有关。

  (3)写作:把心中的负面情绪写出来,也可以使我们得到宣泄和解脱。如通过写日记宣泄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写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消极的宣泄方式,如在心情郁闷时酗酒、摔东西、骂人、毁物、甚至大打出手……任由自己的情绪泛滥“迁怒”其他的人,虽然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发泄,但别人却成了替罪羊,迁怒最容易破坏人际关系,这些消极的宣泄方式,往往是以害人害己为结果的,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因此,这是不应该使用的宣泄方式。

  2.转移

  人在压力很大、消极情绪产生的时候,应该学会转移。转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欣赏音乐、锻炼休息、外出旅游、自找事做等。在严重的消极情绪长久缠绕而自己又无法摆脱的时候,最好是找一些可以转换心情的事情去做,让自己忙起来。最好是醉心于工作和事业,或者尝试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当一个人专注于新事物时,就会把不如意抛在脑后了。凡是能很快转移自己消极情绪的人,消极情绪在他身上存留的时间就短,他就会很快摆脱不良情绪对其身心的危害。

  (三)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我们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他的帮助下,稳定自己的情绪,总结自己的过去,更深刻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进而接纳自己,甚至打破原来影响我们适应外部世界的行为模式,建立一个崭新而积极的自我。目前社会上从事心理治疗或咨询的服务机构非常多也非常复杂,建议在选择心理咨询机构时要选择那些相对比较专业、规范和水平较高的机构,如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门诊或心理科、大学或心理研究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等,尽量避免到社会上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进行心理治疗,容易上当受骗。

  四、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开朗的性格,明确的目标

  无论在家、在单位或公共场所,都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上要有意义、有目标,这样会使人情绪高昂、执着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2.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积极参加并合理处理生活中的冲突;采取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不断增长生活经验;面对一种情境要力求有多种考虑和选择方法,把变化看成是学习的机会,学会应付变化的外界环境,并锻炼情绪的可塑性。

  3.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遇事保持积极的心态,致力于问题解决,不要被消极失败的念头缠绕,而要力求成功,热情和积极总是与成功相伴;做生活的主动参与者,把情绪专注于目前的事业,富有成就感、荣誉感,这样你就会成为受人欢迎的人;要富有自尊与成就感,对自己的命运、思想、情感和行为有正确的估价,努力矫正消极行为与情绪。

  热点推荐

  2017年健康管理师报名时间_入口健康管理师考试报名条件报名材料报名流程

  2017健康管理师考试报名鉴定备考专题考试时间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职业标准

  小编推荐

  2017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指南职业前景考试流程培训对象职业意义工作内容

  2017年健康管理师成绩查询时间_入口证书样本证书颁发时间考试教材大纲

  对健康管理师还有相关疑问的,不妨立即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或直接点击 快速联系通道 ,在线专家会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