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

导航

2017年健康管理师学考试大纲:第四章 第1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31

2017年健康管理师学考试大纲:第四章 第1节

  第四章 中医养生

  第一节 中医养生基础理论

  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养精神、调饮食、服药饵、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其后两千多年中,道家、儒家、释家、医家提出过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但以道家阐述最多。因此,中医养生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深。

  一、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二)形神共养

  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三)动静互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二是动以养形,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血气畅达,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三是动静适宜,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四)正气为本

  中医所指的“正气”,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其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保全身形、防止早衰的重要途径。

  (五)辨证施养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应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调理。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订相应的方法。

  二、阴阳与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阴阳学的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理论被引入医学领域后,即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畴,其既标示论文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暗、表与里、寒与热等,又标示了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如动与静,上与下、内与外等。

  2.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

  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世界万事万物皆有阴阳,即所谓“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从宇宙间天地的回旋到万物的产生和消失,都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以分析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动与静、水与火、出与入等。

  阴阳的属性对于具体事物来讲,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以转化并互相渗透的。换句话说,阴阳属性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所运用范围的不同以及其所对应事物的性质或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的。通常来讲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消即阴阳增减、盛衰之谓。在自然界中,四季气候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至,四季寒暑的更替,就是阴阳消长的过程。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砖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被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能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素问 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阳学能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是由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来完成的,而脏腑经络的功能,是以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是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阴阳学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的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阴阳学说能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识证候两个方面。“善渗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都不外乎阴和阳两大类。

  阴阳学说能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阴阳学说不仅可以用于疾病预防,也能运用于疾病治疗。

  中医学对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视,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释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以此指导摄生的具体方法;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二)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属元素论的宇宙观,是朴素的普通系统论。五行学说体现了世界永恒运动的一种观念。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引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用五行互藏理论说明自然界多维,多层次无限可分的物质结构和属性,以及脏腑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体五脏之中各兼五脏,即五脏互藏规律,揭示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阐明健康与疾病、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规律,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

  1.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中国上古原始的科学思想。“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等各种功能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进而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建立“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五行与气和阴阳的关系

  五行与气:气与五行均为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本原认识的哲学范畴。气说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而五行则说明物质世界的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气与五行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和“多”的辩证统一,万物本原源于一气,一气分五行,五行归于一气。

  五行与阴阳: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事物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五行的运动也必然受阴阳的制约,阴变阳合而生五行。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的每一行又各具阴阳。

  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让湛础之上,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经过归纳总结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医学上所说的五行,并不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其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归类。

  (2)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五行学说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机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的方法,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表4-1。

  表4—1 五行属性归类表

  

五行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色

变动

小肠

湿

长夏

西

大肠

皮毛

膀胱

  4.五行的调节机制

  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相生规律:相生即递相资生、助比、促进。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其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

  (2)相克规律: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木得金敛,则小不过散;火得水伏,则火小过炎;土得水疏,则土不过湿;金得火温,则金不过收;水得土渗,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用,见图4-2。

图4-2 五行生克关系

  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五行中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

  (3)制化规律: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

  其规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生克制化规律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在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关系中,还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五行学说用这一理论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迁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以及人体的生理活动。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的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理念,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更加系统化。

  五行学说可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行学说还可以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也可利用五行学说,包括不同脏器的发病时辰、发病的传变规律。五行学说还可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通过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来进行临床诊断疾病。五行学说也可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体现在下药物、针灸、精神等疗法之中。

  三、气血与藏象学说

  (一)气血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

  1.气

  气是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将其引用到中医学中则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肾中所藏的是先天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从而,气的生成与肾、肺、脾、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中任何一个脏腑失调都可能形成气虚。

  气在人体的运动成为气机,气机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人体脏腑的活动,可体现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虽然,脏腑气机的升降有所侧重,但就整体活动而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的。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称“气机条畅”;反之,则称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是指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气滞是指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瘀滞不通;气逆是指气的上升运动太过;不降是指下降运动不及;气陷是指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是指气的外出运动太过;气结、气郁是指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气闭是指出入运动不及甚者。

  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宗气指由水谷精微化生,聚积胸中,与呼吸之气相合发挥作用的气。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卫气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

  2.血

  血是行于脉内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血行脉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效,若溢出脉外,则成为致病因素。血主要由营气与津液组成,二者均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此外,精可化血。

  血属于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逸出于脉外,则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

  血液的正常运行,是脏腑和经络以及脉管等许多组织器官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

  血液的正常运行,还取决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行,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能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可统摄血液运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肝藏血,可调节血量,又主疏泄,则气行而血行。所以血液循环,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生理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血液的循行失常,致使出血,或血运迟缓,或运行不畅而形成血瘀。另外,血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地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二)藏象

  藏象是指储藏于体内的脏器要用表于外的病理现象来判断。藏:有贮藏之意,指贮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即形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藏居于体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即是说脏腑居于人体的内部,其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却表现于外,内在脏腑的外在表现有生理和病理征象。

  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指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其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包括精、气、血、津液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实越好,不能过度的耗散,故藏而不泻。满而不实是指五脏内充满精气,但不能壅塞不通,故满而不实。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贮藏神。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六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其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泻而不藏。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摄纳和传化糟粕,因其摄入到人体内的饮食物在吸收其水谷精微后,要及时地把糟粕排泄到体外,称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是指六腑在进食后充满水谷,但应及时传化,有虚有实。奇恒之府的生理功能特点: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1.心功能

  心的位置见图4-3。

  图4-3心的位置

  (1)心主神志,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正常运作,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为血液。人心与精神的关系:古称心藏神、心主神明,神是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主要依赖于心血与心阴的作用。如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出现心神不安。可有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人的精神活动为大脑的生理功能之一,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脑筋为主神之府,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灵机指思维活动,记性指记忆力。

  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相关。在液为汗,是指津液通过心的阳气蒸腾气化后,以汗液的形式排除体外。在体合脉,脉是指血脉。心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

  (2)心与面部的关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是指心脏具有推动血液,使之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循环不已,主要靠心脉舒缩功能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把血液输送给面部,润养皮肤,使面部红润有光泽。面部的经络极其丰富,所以心脏功能正常与否对面部皮肤的色泽、荣枯关系极大。心气旺盛,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不息,从而又可供养全身的需要。所以心气的盛衰,又可直接影响到面部的色泽变化。如果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部血液供应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而面色枯搞,暗淡无华,面色苍白。

  2.肝功能

  肝的位置见图4-4。

  图4-4肝的位置

  (1)肝主藏血: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脏功能正常,则可贮备充足的血液,使水谷所化之血液贮备有库,故肝脏素有人身“血库”之称,通过血库把丰富的血液源源不绝地输给血脉,使面部血液供养充足,则面色更加红润。但是,肝脏所贮藏之血液,必须靠其疏泄气机的功能,才不致使血液滞于肝内。如果肝脏功能失常,则会出现血液方面的疾病。如肝血不足,血脉内之循行血量供应不足,致使血液不能上达头面以养颜,而见两目昏花、面色萎黄、面部起皱。血虚生风,病人易出现全身或面部皮肤过敏。

  (2)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变化,表现为抑郁或亢奋,闷闷不乐、多愁善感或性情急躁、烦躁不安。反之,外界精神刺激又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引起座疮。肝失疏泄,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吸收,会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两胁胀痛等症。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液淤阻叮出现月经不调,如经血量少、周期长、小腹胀痛;若淤阻于面部,则出现面青目黑和黄褐斑,影响面容。黄褐斑现代医学称“肝斑”, 是由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所致。

  肝脏的疏泄功能表现在肝脏可调节情志,只有肝脏之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人才能心情舒畅,做到笑口常开,以使青春长在。

  (3)“肝主筋、其华在爪”:筋膜有赖于肝血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和维持正常的运动。肝血充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则筋无力,面部或四肢抽搐、抖动;爪甲软而薄,枯而色淡,指甲上有明显的突起竖纹。

  (4)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血脉的传运,都上注于目。因此目与五脏六腑都有内在的联系,但其中主要的是肝脏。肝主藏血、肝的经脉又上连于目,所以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表现在“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发生红眼病;肝与胆相表里,因此当眼自发黄,则应该考虑到肝胆湿热,一般脸色为铁青色。

  3.脾功能

  位置位于腹腔左后上方。

  (1)脾一与面部的关系:主要在于脾能将水谷转化为气血,滋养荣润周身之肌肉,尤其是使面部肌肉得以滋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而脾主运化的功能”,脾能将水谷消化吸收,变化为维持人体生命、滋养皮肤的必需物质-一气和血。人全身之肌肉、皮肤均靠气血供养。 因此,只有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生命才得以维持,而皮肤才得以滋养;反之,脾运不健常引起面部生黄褐斑或皮肤过敏、风疹等,并且气血不足必精神萎靡,面色萎黄。

  (2)脾主肌肉、四肢:脾能将水谷中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肌肉中去,使肌肉发达丰满、健壮。运化功能弱则会出现肌肉萎软,四肢倦怠乏力,面部萎黄无光泽、起皱,也易于生黄褐斑或色素斑。

  (3)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血液,使其不致溢出脉外的作用。如果脾气虚,血液将失其正轨,出现出血病症,如紫斑等或皮肤苍白无光泽。

  (4)脾“开窍于日,其华在唇”,唇为脾之华盖,脾能将水谷之精气上荣于唇,口与脾功能是统一协调的。脾气健,则食欲旺,气血充足,日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血气虚少,口唇淡白无泽、干扁显老,即使涂上口红也不会发亮,甚则干裂脱皮。由此而知:饮食不当易损脾胃,脾气虚损,肌肤失养、肌肉及皮肤容易松弛,皮肤易出现皱纹,脾胃功能不好,在面部会反映出过早衰老,且衰老过程极快。

  现代医学认为,凡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因为肠胃功能不好,维生素和蛋白质吸收障碍,无法保持肌肉的润泽,故其面色晦黯,皮肤粗糙而松弛。

  4.肺功能

  (1)肺与面部的关系:主要在于“肺主气”的功能,以及肺有宣发卫气,输布津液于全身,借以温润肌膝皮肤的作用。“肺主气”一方面,是指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归肺脏统领,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人自然界的清气,吸进氧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满足肌肉和内脏的需要,保障人正常的生命体征。

  另一方面,是指肺主营卫之气,即宣发卫气,因为肺与卫气关系更为密切,卫气有温煦肌肉,充实皮肤,滋养膝理,调节汗孔的开阖。即将津液输入全身以温润肌揍皮肤的作用。如肺之宣发功能失调,则会出现胸满、鼻塞、咳喘、面色晦黯。

  (2)“肺主皮毛”、通调水道:皮毛即为皮肤、汗孔、毛发等。皮肤是人体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也是对外界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组织,尤其是面部皮肤终年暴露于外,就更需要温煦、充实、滋养。肺气旺盛则好像大自然之雨露一样,滋润着自然界中的万物;则皮毛柔和而润泽、膝理细致而紧密,从而皮肤适应外界气候变化的能力强,防止外邪侵袭的能 力亦强。肺气虚则皮肤干燥,毛发憔悴枯搞,面色淡白,易发风疹过敏等症。

  (3)肺“开窍于鼻”:鼻是肺呼吸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肺气和则呼吸利,嗅觉才能正常。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失常,粪便排出不畅,引起肺气不利而咳喘胸满。表里失和,面部就易出黄褐斑或生座疮。

  5.肾功能

  (1)肾主藏精,主发于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变化过程,都是靠肾中的精气推动激发的。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及生殖能力,也与肾中精气和阴阳有密切的关系。若肾中精气不足或肾阴虚、肾阳虚,均可出现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功能低下、甚至不孕不育等。

  (2)肾主水液代谢:是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肾的气化作用失调,则可出现小便量增多,甚至遗尿等,肾推动乏力,可出现尿少、眼睑浮肿、重则面目皆肿、水肿(全身浮肿)。

  (3)肾主纳气:呼吸是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然不达于肾,肾有贮藏清气之功能。如肺功能止常,肾才能有足够的清气受藏,又能保证肺的正常呼吸。若肾气虚,纳气功能减退,可出现呼吸表浅、气短、气喘等。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藏精,而精能生髓,髓居骨中,骨赖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的充分滋养而坚固有力。如肾精虚则会出现骨骼脆弱,甚至发育不良。发的生长状态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如少自头、中年脱发甚至斑秃,多是肾精不足,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肾精不足还易引起皮肤过敏、瘁疮等。老年人面部易起色斑、发白脱落等。

  (5)肾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气充养,肾气通于耳,肾精不足,则见耳鸣、听力减退等症。

  因此,在人类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肾脏均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人成长和衰老的重要因素。古代仙人道士,追求长生不老,都非常注重摄肾脏之精气。要想驻颜有术,亦应多从调理肾脏功能着眼。

  四、中医治未病

  “治未病”理论最早源自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意思就是好的医生治病,能够在病情潜伏或尚未恶化的时候,就已经掌握病情并早期治疗,治病于萌芽,消病于无形,防病于无病。

  关于“上工治未病”有这样一个传说。战国时期杰出的医生扁鹊,医术高超,流芳百世,但是扁鹊说他的医术不如他的两个哥哥,大哥最好,上医治未病,防治病情发作;二哥次之,治欲病之病,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而他最差,治已病,属于下工,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

  “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历经千年的理念和实践,其预防医学思想,核心要点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荫、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病后调摄、防其复发等诸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等方面的内容。

  (一)未病先防

  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就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何做到未病先防,中医学既强调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调摄情志,适度劳逸,合理膳食,谨慎起居,并倡导气功、太极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同时强调可以运用针灸、推拿、热疗、食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以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

  (二)已病早治,既病防变

  是指疾病一旦发生,就要早期诊治,防止转变。即根据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动态变化,把握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变规律,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体现在现代临床,治疗疑难性疾病及慢性病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可达到阻止疾病进展,防止出现并发症的目的。

  (三)愈后防复

  是指疾病初愈时,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防止疾病复发。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期早日康复,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养生防病和健康管理的系统工程。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治未病”是中医奉献给人类健康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其思想观念前移,经费投入前移,措施落实重心前移,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发展“治未病”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从模式创新做起,从“前移”与“下移”的结合做起,从健康保障的模式做起,“人人享有健康”将会在和谐社会得到真正的实现。

  热点推荐

  2017年健康管理师报名时间_入口健康管理师考试报名条件报名材料报名流程

  2017健康管理师考试报名鉴定备考专题考试时间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职业标准

  小编推荐

  2017年健康管理师报考指南职业前景考试流程培训对象职业意义工作内容

  2017年健康管理师成绩查询时间_入口证书样本证书颁发时间考试教材大纲

  对健康管理师还有相关疑问的,不妨立即拨打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或直接点击 快速联系通道 ,在线专家会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