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中医护理学》基本知识:病后调护指导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18
中病后调护指导
病后调护指导是指在病后正气渐复,邪气已衰,脏腑功能逐渐恢复,病情好转,已趋于痊愈时期的调护。在这个时期,由于脏腑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气血尚未平复,因此应加强患者情志护理,给予合理的饮食调护,鼓励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使病邪彻底清除,脏腑功能完全恢复。若护理不当,易使病邪重在体内复燃,导致脏腑气血紊乱,阴阳失调,而使疾病复发。因此,做好病症后期的调护知道十分重要。
一、防止因风邪复病
风邪,泛指六淫之邪。大病初愈之人,气血未复,正气尚虚,机体的卫外防御功能低下,常易感受六淫之邪而引起疾病的复发。因此,做好起居、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对于防止虚邪贼风的侵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扶正护卫
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人体的卫气布散于体表,又依赖于肺气的宣发,其功能之一是地狱六淫之邪而引起疾病的入侵。病后初愈时要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卫外抗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合理饮食,加强营养,补益脾肾。
2、利用日光晒浴背部或全身,以补人体的阳气。除冬季外,一般以晨起阳光温煦不烈为日光浴最佳时间,机体通过与冷空气经常接触,可提高卫气的反应能力。
3、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4、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春夏之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热,应早起床,广步于庭,使阳气更加充沛,秋冬之季,气候由热转凉而寒,应早卧晚起,使阳气内藏不致外泄。
5、注意节气的变化,预防感冒。
(二)慎避风邪
患者在病后恢复阶段,气血阴阳平衡渐渐恢复,适应能力较弱,生活起居应做到顺应四时,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四时寒热温凉气候变化而随时增减衣被,以防风寒之邪的侵入。如春季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夏天炎热,不能纵意当风,以防“贼风”所袭;冬天严寒,不可轻出,以免触冒风寒。
2、保持居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以防风邪相兼它邪而复感。
3、做好个人卫生,汗出后及时更衣,防止复感外邪。
二、防止因食复病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病后初愈,余邪未尽,脾胃虚弱,不可强食、纵食、暴食,否则,音饮食不节导致疾病的复发,即所谓食复。《索问·热论》所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一)合理膳食
由于病后初愈者具有阴阳平衡不稳及正虚邪恋的特典,在饮食调补时,应防止偏补太过或因补滞邪,因此,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饮食结构合理,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3、饮食应卫生,避免生冷、炙博、坚硬、不洁饮食。
4、辩证施养,如寒病者,偏于温养,但不宜过燥;热病者,应放其过寒。
(二)注意忌口
对于病后初愈之人,由于病邪余焰未熄,所以凡有主语增邪伤正的饮食,皆应忌口。如热病者忌食温燥辛辣之品,瘾疹者忌食鱼虾海鲜等。
三、防止因劳复病
劳复是指病后初愈,因形体劳倦、劳神劳心及劳房过度等引起疾病的复发。
(一)防形体劳倦
病后初愈之人应量力而行,记性必要的形体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使气血流畅,有助于彻底康复。但应以“小劳不倦”为原则。
(二)防劳神劳心
劳神劳心过度,会伤及心脾两脏,耗尽气血。所以,应及时消除各种不良致病因素,让患者安心敬仰。调整生活制服,做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保持心情舒畅。
(三)防劳房复病
病后初愈,应分别对患者及配偶强调在身体完全康复之前宜静养,不犯劳房,以免肾精损伤而致病情反复。
四、防止因情复病
情志所伤可引起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直接导致相应的脏腑发生疾病。在病症后期应注意调畅患者的情志,以免因情复病。
(一)保持心情舒畅
病症后期,脏腑功能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患者容易产生急躁等不良情志,这些不良刺激都可以影响脏腑功能,从而使病情加重。因此,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解释、宣教工作,使患者树立乐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正确面对疾病和人生,学会在生活中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避免情志过激
七情变动影响气机,七情过激损伤五脏。患者在修养期间,如果出现情志变动和过激,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因此,在病症后期,应保持心情开朗、豁达乐观,使五脏安和,气机调畅,促进疾病向愈。避免七情过极,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