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知识:心理评估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1-24
中护士应掌握一定的体检技能,包括常规生命体征及各系统的检查(望、触、叩、听、嗅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时,应有明确的针对性,是应针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心理护理问题泪标应包括具体的达到的结果及时间。在制定心理护理计划时确制定协助病人达到目的的具体计划及护理措施,即护嘱。
心理评估泡括行为及精神状态两方面:
①行为:
行方的发生可分为两类即言语狩为和非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指说的话,非言语行为是指姿势。动作、面部表情和声调等言语以外的行为。以行为为中心,再分析其他心理评估方面。
②精神状态:
A.一般外表包括表情、衣着、修饰、任何特殊的容貌。
B.动作包括手势、步态、身体动作的协调、抽搐、颤抖、狞笑、咬指甲、绞扭自己的手、轻踏脚步,不自主移动,精神动作障碍。
C.情感包括无表情或外观表现恐惧、生气、忧郁、得意、攻击、愤恨、焦虑。
D.心情是指对方主观描述自己的感受。个人显示的心情是否适合当时情境。
E.言语和沟通包括声调、说话速度、自发性、连贯性、咬字、言谈间隔、潜在的反应(既回答前的歇息)、装腔作势、沉默(此项为评估如何说话而不是说话的内容)。
F.思考过程和内容包括先入为主的偏见、关联性、妄想、人格解体、强迫思想——幻想,语言的逻辑性。
G、大脑感觉中枢包括:
(a)对人、地、时、环境的定向感;
(b)对近期和远期的记忆和回忆;
(c)计算能力和数学记忆力(顺背和倒背7和3的倍数);
(d)一般常识(著名的领导人物、地方、事件、距离);
(e)抽象思考能力,如解答一般性迷语;
(f)知觉的曲解,如幻觉、错觉。
H、人格形态:
依赖的或独立的,多疑的或接受的,自大的或自卑的,防卫的或开放的,控制的或松弛的。
I.其他心理方面评估:
(a)动机:个体是否提出有关病情、治疗、护理或一般性的需要,要求和希望;
(b)个人能力:是否能辨别个人的长处、语言能力、自我意识、创造力、特殊兴趣,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c)价值与信念;
(d)生活方式;
(e)正常应付能力:遇到困难如何处理,费时多久才能渡过难关。
J、心理测验:
目的在区别器官性与精神性异常、测验智力和评估精神病理学、精神神动力学、人格和感觉。从护理的目的而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个体的心理评估,而给以作出护理计划。心理测验分为客观的和投射的。客观的心理测验是质的评估,总括职能倾向和兴趣测验,智力测验(魏氏成人智力量表)。及多重人格量表测验。投射的心理测验是测验对刺激的反应、反射个体的幻想和个人适应能力。如完成句子测验,画人像测验等。
H、心理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健康问题的说明,这些问题是属于护理职责范围以内,能用护理方法解决的。护措诊断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1986年召开的国际护理诊断会议上决定的,是用人类反应型态作为护理诊断分类依据。另一种是按功能性健康型态来分类。有关心理反应方面的护理诊断常见的有:
A、社交障碍:个人社会交往不足、过多或无效。
B、社交孤立:个人经受到了孤独,并感到是被人强加予的消极或威胁的状态。
C、角色紊乱:个人感受自己的角色有所改变,受到干扰,有角色冲突。
D、父母不称职:父母不能创造,个能促进抚育子女个长发展的良好条件的状态。
E、家庭应付能力低下:家庭原来有效的功能因经受应激原的挑战而处于失调的状态。
F、精神困扰:对个人的希望、信息、对社会的准则的看法发生紊乱、内心冲突、精神空虚、产生怀疑,行为和情感的异常表现。可以是对各种健康问题。情境和矛盾的一种心理反应.
G、思维过程异常。由于性格和智力的应付机制障碍所引起的认知活动异常,如思想意识、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对问题的解决、判断和理解方面受到干扰的状态。
H、调节功能受损:个人不能改变其生活方式或行为,以适应其健康状况的变化。
I、绝望:个人处于自认为走头无路,没有能力活动的状态,凡事被动、反应降低、感情淡漠。
J、个人应对无效:在个人面临生活需求和角色责任时,其适应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障碍,自诉无力应对。
K、防卫性应对:基于自我保护型态,个人处于反复表现错误的、过分自信的自我评价状态。这种自我保护型态是为了防卫,对肯定自我利益所感到的潜在的威胁。
L、无效性否认:有意或无意地企图否认对某一事件的认识或意义,来减少有害于健康的焦虑或恐惧的状态。
M、不合作(特定的):病人表示愿意合作,但以后由于某些因素影响而没能执行,自己也无力设法减少或消除妨碍获得成功的因素
N、决择冲突(特定的);当面临选择与危险、失取,或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挑战有关的竞争性行为时。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无法确定的状态。
O、睡眠型态紊乱:因睡眠混乱(中断或不足)引起了不适,或干扰了生活方式。
P、蜈乐能力缺陷:个人处于对娱乐和活动的刺激不能产生兴趣、参与感降低的状态。由于没有活动而抑郁,诉说无聊。
Q、自我形象紊乱;个人在感知自己身体形象方面受到干扰。由于身体部分缺失或丧失功能,或有认知或感受的改变。在情境方面由应激引起或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R、自尊紊乱:个人对各自我或自我能力的评价或感觉是消极的;表现自我否定、犯罪感。
S、情境性自我贬低;一种自我消极的评价或感觉,是以前自我肯定的人在个人失败或情况变化时出现的反应。
T、感知改变;个人处于所接受的刺激有量或型态方面的改变的状态,伴有对这些刺激的减弱、夸大、曲解或损害的应。
U、疼痛: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服的感觉。
V、预感性悲哀:在实际失落前发生的、种悲哀反应状态。
W、焦虑:一种模糊筋不适感,其来源对个人来说通常是非特异的和不可知的。焦虑本人不能识别威胁。
X、恐惧:由于一种被认为是危险的明确来源所引起的惧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