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

导航

2019年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试题:单元排泄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3-01

  答案与解析

  1.D。观察尿液性质,发现尿液有浑浊、沉淀及结晶很可能有感染或结石的发生,应给予膀

  胱冲洗。

  2.B。乳糜尿是尿中含有淋巴液,因此呈乳白色。

  3.B。浓盐酸用于尿激素检查,防止激素氧化。

  4.B。血红蛋白尿是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形成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常见于血型不符合输血后的溶血反应。

  5.D。留置尿管的一个感染途径就是尿液的逆行感染,因此更换尿管也是为了防止逆行感染。

  6.E。收集24小时尿测定蛋白、糖定量、电解质、肌酸、肌酐等检查需加入甲苯,防止细菌污染,延缓化学成分分解。

  7.D。尿糖定量检查需留24小时尿标本。

  8.D。大量不保留灌肠由于灌入液量较大且保留时间短,因此灌肠筒液面距离肛门距离稍大于其他灌肠力’式,为40~60cm。

  9.E。E是enema的简写,足灌肠的意思,用E做分母,灌肠后的大便次数做分予,表示灌肠后的大便情况,灌肠前的大便次数写在该分数之前即可,因此该题的答案是

  10.D。24小时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称为少尿。

  11.A。甲醛的作用可以固定尿液中有机成分,防止细菌生长。

  12.B。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可导致血氨的产生和吸收。

  13.D。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称为尿潴留。①阻塞性尿潴留:因阻塞了膀胱颈或尿道而发生的尿潴留,如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或尿道结石、肿瘤等。②非阻塞性尿潴留:排尿功能障碍引起的尿潴留,如脑肿瘤、脑外伤、脊髓肿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和麻醉等。

  14.D。尿失禁是指排尿不能意识控制,膀胱内的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根据病因分为4类:真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充溢性尿失禁。

  15.E。分娩压迫可致产妇尿潴留。临床表现为下腹胀痛、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呈鼓音。

  16.C。不能因为害怕出现尿失禁而减少饮水,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的基础疾病,为了保证泌尿系统功能应瞩病人多饮水。

  17.A。为女病人导尿,消毒尿道口及小阴唇的原则是由内向外,自上而下。

  18.D。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使耻骨前弯消失,利于尿管插入。

  19.D。休克病人脏器血流灌注不良,留置尿管可以通过监测肾小球滤过率,了解肾血流量情况和肾功能。

  20.D。急腹症患者在诊断不明时禁止灌肠,以防肠穿孔加重腹膜炎。

  21.E。尿瘘是指泌尿生殖瘘,是指人体泌尿道与生殖道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病人无法自主排尿,表现为尿液自阴道外流。

  22.B。常用防腐剂的作用:①甲醛,防止细菌生长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用于尿艾迪计数;②浓盐酸,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用于内分泌系统的检验,如17-酮类固醇,17-羟类固醇;③甲苯,防止细菌污染和延缓尿液中化学成分的分解,用于尿蛋白定量,尿糖定时,测定尿中肌酐、肌酸、钾、钠、氯等。甲苯的用法:每100ml尿液加10ml,第一次排尿倒入后加入。

  23.C。预防便秘应从生活方式和习惯着手,只有在这些方法无效时才采用简易通便法。

  24.D。肛管插入直肠15~18cm。保留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5.C。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可导致血氨的产生和吸收,加重昏迷的程度。

  26.B。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27.A。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而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28.C。保胎孕妇灌肠易发生流产,因此禁用。

  29.B。采集粪便标本查寄生虫虫卵时应留取不同部位的粪便,这样才能提高发现率。

  30.A。排泄损失能量一般不超过进食物所产能量的10%。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