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导航

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点: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2-04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掌握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调查方法(P71)

  污染源类别的区分——概念型

  调查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型(注意特例、注意不同要素间的混淆)

  调查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型(关键词和逻辑记忆法)☆

  1、污染源的类型

  ①按产生及进入环境的方式非为:点源、非点源

  ②按污染物的性质分:

  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重金属)

  非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容易降解的污染物(如有机物)

  水体酸碱度:常以pH值为表征

  热效应:造成受纳水体的水温变化

  2、污染源调查原则及内容

  ①点源:污染物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方式为点

  原则: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必要时补充现场调查和测试:繁简程度考虑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

  内容:Ⅰ、污染源的排放特点——回答怎么排?

  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

  排放口的位置:平面位置及排放方向、断面上的位置

  Ⅱ、污染源排放数据——回答排多少?

  主要水质参数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变化情况(量、速、浓、变)

  Ⅲ、用、排水状况——验证水平衡

  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排水总量等

  Ⅳ、废水、污水处理状况——处理指标

  排污单位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事故状况等

  ②非点源:污染物产生的源点为面,进入环境的方式可为面、线或点,位置不固定

  原则:一般采用资料搜集的方法,不进行实测

  内容:

  Ⅰ、工业类:

  概况——回答什么情况?

  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即主要污染源,要求附污染源平面位置图)、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几何形状、堆放厚度)、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等——堆场的特征

  ②排放特点——回答怎么排?

  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污水合并排放等。——三项选择

  ③排放数据——回答排多少?

  依据物理、化学、生化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季、时、量、浓、变

  Ⅱ、其他非点源:

  山林、草原、农地:应调查有机肥、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流失率、流失规律、不同季节的流失量等。

  城市:应调查雨水径流特点、初期城市暴雨径流的污染物数量。

  (2)掌握不同水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P70)——结合导则复习

  1、调查方法

  现状调查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以及必要的环境监测

  2、调查范围☆

  基本原则: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

  具体要求:

  ①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使用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

  ②当下游附近有敏感区(如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时,调查范围应考虑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以满足预测敏感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记忆:达标范围+评价等级+敏感点(敏感区上游边界)(关键词)

  3、调查时间☆

  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初步确定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或月份。

  表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

水域

一级

二级

三级

河流

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河口

一般情况,为一个潮汐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湖泊

(水库)

一般情况,为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一般情况,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

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一般情况,可只在枯水期调查

海湾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一般情况,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分类记忆要点(求同存异记忆法):

  海湾特例,大、小潮期,不分等级

  河流、湖泊、水库、河口均为划分为丰、平、枯

  河口为潮汐年,其余为水文年

  丰、平、枯从前往后按等级逐级减少,有时间靠前,没时间靠后。

  若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增加丰水期,三视时间允许

  冰封期长+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渔业用水,应调查冰封期水质、水文情况

  4、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

  原则: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上述资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特别需要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①河流

  丰、平、枯的划分

  河段的平直及弯曲情况(如平直段长度或弯曲段的弯曲半径)

  过水断面积、坡度、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

  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

  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冻、解冻等现象

  河网地区还要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流量的关系及其变化特点

  ②感潮河口

  除与河流内容相同外,还有

  感潮河段的范围

  涨、落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

  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等

  ③湖泊、水库

  湖(库)的面积和形状,应附平面图

  丰、平、枯的划分

  流入、流出的水量

  水力滞留时间或交换周期;

  水量的调度和储量

  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及稳定时间)等

  ④海湾(导则)

  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小潮和大潮循环期间的水流变化,平行于海岸线流动的落潮和涨潮)

  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

  水温、海浪的情况

  内、外海水的交换周期

  ⑤降雨

  历年的降雨资料

  5、水质调查☆

  原则:水质调查时应尽量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如资料不足时应实测。

  ①水质参数的选择:

  常规:反应水域水质一般状况

  特征: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其他: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级、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和底质(与建设项目排污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②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和取样点的原则与方法

  Ⅰ、河流

  a、取样断面布设:在调查范围的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及重点保护对象附近的水域、水文特征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水文站附近,拟进行水质预测的地点。在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b、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取样垂线的确定

  当河流断面形状为(或近似)矩形:

  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大、中河:

  河宽<50m,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设一条(应在明显水流处),共设2条

  河宽>50m,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小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3条

  特大河(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松花江、海河等):适当增加取样垂线,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

  水深>5m: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1个

  水深1~5m:只在水面下0.5m处取1个

  水深<1m: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特例: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1个,在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小于0.3m

  c、水样的对待

  三级: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

  二级:同三级

  一级: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Ⅱ、河口

  a、取样断面布设

  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

  b、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

  同河流

  c、水样的对待

  同河流

  Ⅲ、湖泊、水库

  a、取样断面布设

  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

  ★大、中型湖泊、水库:

  污水排水量<50000m3/d(等差关系)

  一级:每1~2.5km2布设1个

  二级:每1.5~3.5km2布设1个

  三级:每2~4km2布设1个

  污水排水量>50000m3/d:

  一级:每3~6km2布设1个

  二、三级:每4~7km2布设1个

  ★小型湖泊、水库:

  污水排水量<50000m3/d:

  一级:每0.5~1.5km2布设1个

  二、三级:每1~2km2布设1个

  污水排水量>50000m3/d:

  各级:每0.5~1.5km2布设1个

  b、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确定

  ★大、中型湖泊、水库:

  水深<10m: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距底不小于0.5m(注意与河流的区分0.3)

  水深≥10m:根据现有资料查明有无温度分层现象,如无资料可供调查,则先测水温。在取样位置水面下0.5m处测水温,以下每隔2m水深测一个水温值,如发现两点间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在这两点间酌量加测几点的水温,目的是找到斜温层。找到斜温层后,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小型湖泊、水库:

  水深<10m:水面下0.5m,距底不小于0.5m处设置1个

  水深≥10m: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设1个

  c、水样的对待

  ★大、中型湖泊、水库:

  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小型湖泊、水库:

  水深<10m: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水深≥10m:一般只取1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别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

  Ⅳ、海湾

  a、取样断面布设

  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或方格网布点的方法。

  污水排水量<50000m3/d

  一级:每1.5~3.5km2布设1个

  二级:每2~4.5km2布设1个

  三级:每3~5.5km2布设1个

  污水排水量>50000m3/d:

  一级:每4~7km2布设1个

  二、三级:每5~8km2布设1个

  b、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确定

  水深≤10m:只在海面下0.5m处取一个水样,与海底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水深>10m:在海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海底不小于0.5m处分别设取样点

  c、水样的对待

  每个取样位置一般只有一个水样,即在水深>10m时,将两个水深所取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

  ③各类水域水质调查取样的次数

  一般情况下,取样时应选择流量稳定、水质变化小、连续晴天、风速不大的时期进行。

  Ⅰ、河流

  a、每个水期(丰、平、枯)调查一次,每次调查3~4天

  b、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

  c、其它天数根据预测需要,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

  d、在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在预测水温时,要测日平均水温,一般可采用每隔6小时测一次的方法求平均水温

  e、一般情况,每天每个水质参数只取一个样,在水质变化很大时,应采用每间隔一定时间采样一次的方法

  Ⅱ、河口

  a、每个水期(丰、平、枯)调查一次,每次调查2天,一次在大潮期,一次在小潮期;每个潮期的调查,均应分别采集同一天的高、低潮水样;各监测断面的采样,尽可能同步进行

  b、两天调查中,要对已选定的所有水质参数取样

  c、在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在预测水温时,要测日平均水温,一般可采用每隔4~6小时测一次的方法求平均水温

  Ⅲ、湖泊、水库

  a、每个水期(丰、平、枯)调查一次,每次调查3~4天

  b、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

  c、其它天数根据预测需要,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

  d、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小时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Ⅳ、海湾

  a、每个潮期(大、小)调查一次,每次调查3~4天

  b、至少有一天在大潮期,另一天在小潮期,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

  c、其它天数根据预测需要,配合水文测量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

  d、所有的水质参数每天在高潮和低潮时各取样一次

  e、在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测水温;在预测水温时,每间隔2~4小时测水温一次

  ④特殊情况

  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则类似狭长形水库;在蓄水期也类似狭长形水库。可参考前述情况处理。

  我国的一些河网地区,河水流向、流量经常变化,水流状态复杂,特别是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情况更为复杂。遇到这类河网,应按照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至于水质监测项目、取样次数、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等可参照河流、河口的有关规定。调查时应注意、水质、流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⑤现有水质资料的搜集、整理

  主要向当地水质监测部门搜集。

  搜集对象:有关的水质监测报表、环境质量报告书及建于附近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等技术文件中的水质资料。按照时间、地点和分析项目排列整理所搜集的资料,并尽量找出其中各水质参数间的关系及水质变化趋势,同时与收集到的同步的水文资料一起,分析地面水环境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6、水利用状况(即水域功能)的调查(近些年基本没考)

  调查方法:以间接了解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实地踏勘。

  调查内容:

  ①城市、工业、农业、渔业、水产养殖业等各类的用水情况(用水时间、地点)

  ②各类用水的供需关系、水质要求和渔业、水产状殖业等所需的水面面积等

  ③排泄污水或灌溉退水的水体

  ④地面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3)熟悉河流、湖泊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及常用参数的调查方法(P60)——年年考

  建议在每次复习的时候花20-30分钟熟悉关键概念

  参数的定义——概念型

  水文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方法型

  计算及计算所需参数条件——计算型(逻辑记忆法)☆

  1、河川径流的表示方法

  河川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流量Q: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m3/s。小时间尺度,用于污染物分析

  径流总量W:在T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W=QT,常用单位:m3、104m3(万)、108m3(亿)。大时间尺度,用于水资源论证

  径流深Y:Y=QT/1000F,F为流域面积,单位km2。将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

  径流系数α:某一时段内径流深与相应降雨深P的比值,α=Y/P。反映形成径流的比例

  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M=1000Q/F,常用单位L/(s·km2)

  2、河流的环境水文特征

  ①河道水流形态的基本分类

  环境影响评价中多分为恒定流和非恒定流

  Ⅰ、恒定均匀流:非感潮河道,且在平水或枯水期,河道均匀。

  谢才公式,参数一定牢牢掌握,用于判断计算所需条件(公式记忆法)

  v—断面平均流速

  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湿周≈断面平均水深H(宽河)、

  i—水面坡降或底坡

  C—谢才系数,与河床糙率n有关  

  A—过水断面面积

  Q—流量

  以教材大纲知识点为指导,精作试题,让你备考复习做题一步到位,提高复习效率

 【焚题库】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考生+考前密训试题】

  在线题库,报名资讯答疑|网校通关课程资料获取,加入环评师交流群:837779618 卫生资格考试  有专业的老师为你解答。

产品名称 在线做题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相关法律法规》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库 我要做题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