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讲义第四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21
中1、水样采样断面设置原则
3种断面:对照(排污口上游500M)、控制、削减
2、采样断面上采样垂线设置原则
A、根据河流宽度,大河、中河河宽<50m,2条垂线,分别在取样断面上距两岸边1/3处,若河宽>50m,3条垂线,在主流近岸(大于两岸边各0.5m)
在河流的主流线上设1条,在大河流处适当增加采样垂线处。
B、小河流量<=15m/s,1条主流线上
C、特大河根据实况流量
3、垂线上水质取样点的放置原则
同一第一线上按水深>5m时,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河底以上0.5m处一个采样点;水深1~5m,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采样点;水深<1m,距水面0.3m,距水底0.3m
4、水样对待
(二、三级):每垂线上的采集水样混合测定
(一级):每个取样点上的都要单独测定
㈧湖泊、水库水质取样位置和采样点设置原则
1、取样位置的设置原则
大、中型,污水量<50000m3/d时,
一级评价:1~2.5km2一个;二级:1.5~3.5km2设一个取样位置; 三级:2~4km2
小型,污水量<50000m3/d时,
一级:0.5~1.5km2 ;二、三级:1~2km2
污水量>50000m3/d时,
一、二、三级:0.5~1.5km2
2、取样位置上取样点设置原则
⑴大、中型湖泊水库
平均水深<10m,设在水面下0.5m处,距湖底0.5m
>10m,设在水面以下0.5m处,距湖底0.5m 以上
⑵小型湖泊与水库
平均水深<10m,设在水面下0.5m处
>10m,设在水面以下0.5m处,及10m水深处至距湖底0.5m处
水样对待
平均水深<10m,每个采样点取一测一次
>10m,每个采样点取二,混合后测一次(水样,若水质变化大时不混合)
四、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原因
对可能产生地面水环境影响的项目进行预测,根据评价工作等级。
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省时省力准确最常用、物理模型法:费时费力准确经济耗费大、类比分析:费时费力经济耗费大、专业判断法:前三种方法不能用的情况也可用
2、预测时期与预测时段确定原则
3、预测水质参数筛选原则
CpQp
ISE=————————
(Cs-Ch)Qh
ISE——水质参数的排序指标 Cp——建设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浓度
Cs——某种污染物的标准限值 Qp——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Ch——评价河段的水质浓度 Qh——河段的流量
4、水体简化的要求
a、河流的简化要求
宽/深>=20,视为矩形河流,弯曲距离/直线距离=弯曲系数>1.3,小型水库视为矩形或平直河流,在水文情况急剧变化处,分段简化,断面水深变化评价级别较高(一级),视为非矩形河流。
b、湖泊与水库的简化要求
5、污染源简化要求
a、排放方式 b、排放规律
6、水质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
按来水和排污随时间变化(动态、准稳态、稳态)
按水质分布状况(0维、一维、二维、三维)
按模拟预测的水质组分(单一组分、多组分动耦合模式)
按求解方法和方程形式(解析解、数值解)
①水质混合区选二维或三维模式
②水质分布均匀水域选0维或一维
③对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显著的来水选 动态或准稳态模式
④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不显著选稳态
⑤矩形河流水质变化不大的湖泊、水库连续恒定点源二维以下采用解析解
⑥三维或非连续恒定点源采用数值解
⑦稳态数值解水质模式适用于系矩形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