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习题(1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0-31
中一高速公路历经三年建成投入试营行,分三个合同段分别由三个施工单位完成。现建设单位委托某环评单位进行竣工验收调查。公路沿线高填方路段约30km、深挖方路段17km、隧道2km,其他40km。建成互通式立交2处,有大桥、特大桥3处跨越3条河流,其中一河为饮用水源地,公路附近有一药材基地,原设计不占用该药材基地,但实际占用了5 hm2。其沿线有收费站7处、服务区3处,经过A、B、C、D、E共5个村镇,其中距路肩500m有一小学被公路与一村C集中居民区相隔开。原环评提出应在A村段设置声屏障,调查时未设,但现状监测交通噪声不超标,未对沿线居民造成影响。工程比原设计增加占地30 hm2,设计时设置取土场13处、弃土弃渣场5处。实际车流量不足设计车流量的40%。
试题来源:[2017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焚题库] 查看试题答案,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题库手机版 咨询电话:4000-525-585! |
1,验收调查时发现公路线位发生了变化,实际线位距离某自然保护区的距离更近了。验收调查应重点调查哪些内容?给出什么样的调查结果?
(1)验收调查需交代保护区与线路的位置关系,明确距离线路的距离;在对保护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查清工程施工时是否对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方式、范围与程度,如发生明显影响,应及时向原审批报告书的环保部门报告。
(2)调查报告应将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如实发映这种变化及施工期工程对保护区的实际影响;同时,调查报告需预测分析公路营运是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给出工程对保护区影响的明确结论。附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意见。
2,若变更后的线位靠近一自然保护区,验收调查应给出哪些图件?
保护区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图、保护区功能区划图、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分布图(重要保护植物分布图、植被类型图,野生动物分布图、迁徙路线图等),土壤类型图、现状土地利用图、土壤侵蚀图、其他资源图分布。
3,高填、深挖路段及取弃土场应重点调查清楚哪些内容?
高填、深挖路段的位置、长度;填方量、挖方量,挖方能否被用作填方,调查土石方调运情况;工程取土场、弃土场生态恢复效果;路堤和路堑导排水设施、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的落实情况,实际效果如何。
4,公众参与应调查哪些人的意见?
公众参与应调查沿线直接受影响的居民、有关单位的意见;在路上行驶的司乘人员的意见;受工程建设需拆迁居民的意见。
5,验收噪声监测类型主要有哪些?给出其中一类监测的技术要求。
(1)公路验收噪声监测一般包括:敏感点噪声监测、24小时连续监测、衰减断面监测、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有声屏障时)。
(2)对于敏感点噪声监测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求:
①点位:距离公路最近的敏感点窗前1m。敏感点为楼房时,应增加垂直分布测点。
②频次:每天4次,每次20min,连续监测2d,监测时间以交通特点确定。
③监测数据及评价量:Leq,同时记录L10、L50、L90、Lmax、Lmin,
④监测时,要分大、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记录监测点名称、桩号、方位、距离、高差、60m内户数、人数,并画出平面、剖面图。应给出敏感点与线路的位置关系图、敏感点监测点位图及敏感点的现场照片。
对于本问题的后一问,也可以选择以下三者中的其中之一:
(1)声屏障监测技术要求:
点位:在声屏障中部、屏后10m、20m和敏感点处(窗前1m)设置监测点;另外,在距离声屏障大于100m的无屏障开阔地带平行等距离设置对照点位。
监测频次:每天测4次,每次测20min,连续监测2d。
记录:监测点名称、桩号、方位、距离、高差、并画出平面、剖面图;监测数据记录Leq,并记录车流量等现场情况。
(2)衰减断面监测技术要求:
点位:一般设5个监测点,分别为距路肩20m、40m、60m、80m、120m处,同步测试。
频次:每天4次,每次20min,连续监测2d,监测时间以交通特点确定。注意避开其他噪声源的干扰。
监测数据及评价量:Leq,同时记录L10、L50、L90、Lmax、Lmin等现场情况。
要给出衰减断面布设情况,及断面与线路的位置关系图及衰减断面处的照片。
(3)24小时连续监测技术要求:
点位:与公路中心线水平距离在40m内的敏感点。
频次:每天24h连续监测2d。
监测量及数据分析:分别监测每小时的Leq、L10、L50、L90、Lmax、Lmin、Ld、Ln。分大、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