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公务员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6
中■1.有很多自称是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人,尽管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在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但其实他们并不真正属于这个行业,因为足球的比赛和训练并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以下哪项假定最能支持以上的推理?
A.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准和收入水平都比业余足球运动员要高得多。
B.经常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必由之路。
C.一个运动员除非他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比赛和训练,否则不能称为职业运动员。
D.运动员们希望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动力来自于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答案解析见本部分后面)
■2.某血液中心对一批义务献血者进行体检。该批献血者中包括所在区的区长。关于体检的结果,四位体检者有如下猜测:
甲:所有的人都合格了。
乙:区长没合格。
丙:肯定有人没合格。
丁:不会所有的人都不合格。
如果上述猜测中,只有一项失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甲猜错了,区长没合格。
B.乙猜错了,区长合格。
C.丙猜错了,但区长合格。
D.丁猜错了,区长不合格。
■3.尽管有关法律越来越严厉,盗猎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对犀牛的捕杀。一只没有角的犀牛对盗猎者是没有价值的,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为了有效地保护犀牛,计划将所有的犀牛角都切掉,以使它们免遭杀害厄运。
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的计划假设了以下哪项?
A.盗猎者不会杀害对他们没有价值的犀牛。
B.犀牛是盗猎者为获得其角而猎杀的惟一动物。
C.无角的犀牛比有角的对包括盗猎者在内的人的威胁要小。
D.无角的犀牛仍可成功地对人类以外的敌人进行防卫。
■4.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能够提供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
A.一些鱼会到低盐度的海域去,来逃脱死亡的厄运。
B.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
C.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
D.水温升高会使虾更快速地繁殖。
■5.如果你不会使用键盘,那么你就不会使用计算机;你不可能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写论文,除非你会使用计算机。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果你会使用键盘,那么你就能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写论文。
B.如果你不能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写论文,那么你不可能会使用键盘。
C.如果你能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写论文,那么你至少会使用键盘。
D.如果你能使用计算机,你就有可能运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写论文。
■6.面对预算困难,W国政府不得不削减对于科研项目的资助,一大批这样的研究项目转而由私人基金资助。这样,可能产生争议结果的研究项目在整个受资助研究项目中的比例肯定会因此降低,因为私人基金资助者非常关心其公众形象,他们不希望自己资助的项目会导致争议。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必须假设的?
A.W国政府比私人基金资助者较为愿意资助可能产生争议的科研项目。
B.W国政府只注意所资助的研究项目的效果,而不注意它是否会导致争议。
C.W国政府没有必要象私人基金资助者那样关心自己的公众形象。
D.可能引起争议的科研项目并不一定会有损资助者的公众形象。
■7.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曾在美洲普遍栽培的经济作物比目前的主食作物,如大米和小麦含有更高的蛋白质成分。科学家们宣称,推广这种作物,对那些人口稠密、人均卡路里和蛋白质摄入量均不足的国家是很有利的。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科学家的宣称产生质疑?
A.这种作物的亩产量大大低于目前主食作物的亩产量。
B.许多重要的食物,如西红柿,都原产于美洲。
C.小麦蛋白质含量比大米高。
D.这种作物的卡路里含量高于目前主食物的含量。
■8.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每天跑步不少于两小时,除非是元旦、星期天或得了较严重的疾病。
若以上论述为真,以下哪项所描述的人不可能是世界级马拉松选手?
A.某人连续三天每天跑步仅一个半小时,并且没有任何身体不适。
B.某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要练习吊环。
C.某人在脚伤痊愈的一周里每天跑至多一小时。
D.某运动员在某个星期三没有跑步。
■9.在一项试验中,第一组被试验者摄取了大量的人造糖,第二组则没有吃糖。结果发现,吃糖的人比没有吃糖的人认知能力低。这一试验说明,人造糖中所含的某种成份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支持上述结论?
A.在上述试验中,第一组被试验者吃的糖大大超出日常生活中的摄入量。
B.上述人造糖中所含的该种成分也存在于大多数日常食物中。
C.第一组被试验者摄取的糖的数量没有超出卫生部门规定的安全范围。
D.两组被试验者的认知能力在试验前是相当的。
■10.某大学对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英语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可以删掉其中部分章节,同时也可以加入他们自己选择的材料。
上述改革最不利于实现下面那项目标?
A.满足某些学生对于英语教学的特殊需求
B.调动英语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
C.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口语和听力
D.提高学生参加全国统一英语考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