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题(12)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5-16
中16.先进的文化往往具有灯与火的功能。灯可照亮前进的路,火可温暖渴望的心,在《莎士比亚命名日》中曾这样表达他对文化感染力的感悟:“他的着作我读了每一页,终身折服;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我仿佛一个天生的盲人,瞬息间,有一只神奇的手给我送来了光明。”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气、提高修养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理靠感染,感染靠文化
B.理靠文化是理之感染的有效途径
C.理是软约束,就要靠感染
D.感染是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激起他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16.【答案】A。解析:综观全文,突出的是文化的感染力,段首说文化具有灯与火的功能,接下来引用《莎士比亚命名日》也是为了彰显文化的感染力,选项中只有A讲的是文化感染力。
17.1924年第8届现代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将参加者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里,这就是最早的奥运村。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为各国参赛人员提供奥运村成了一个传统。从首届现代奥运会到20世纪末,美国是举办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包括4届夏季奥运动和3届冬季奥运会。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举行的第6届、第12届和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按照古代奥运会旧制,凡因故未能举行的奥运会也要在运动史上排下序列。
这段话的准确概括是()
A.奥运村
B.奥运点滴
C.被迫取消的奥运会
D.举行现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
17.【答案】B。解析:纵观全文,缺乏一个中心。段首介绍了奥运村的由来,随即介绍了美国与奥运的不解之缘,段末让我们了解到奥运会史的排序制度。据此可以判断,全段是传达奥运的一些知识。
18.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
这个寓言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包括()
A.小事小节是可大可小的问题
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C.质变是由量变生成的
D.“小节不慎,大节难保”
18.【答案】A。解析:“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盗牛者的回答直接揭示了大偷始于小偷的这一道理,这与BCD所要表达的如出一辙。另外,据文中所言,偷针者被游街,可见偷针这一小事并不是小问题。
19.微软中国分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出了一道这样的考题:有12个小球,其中有一个质量与其他11个不同,如果只给你三次测试机会,在30分钟时间内,你怎样才能挑出这个球?绝大多数应聘者费尽了周折,在规定时间内也没琢磨出结果。之后,有一个青年依旧在考场里苦思冥想,几个钟头后,还在做着实验。教官发现后问,有结果了吗?青年摇头。最终,这青年被公司录用。理由是:他的智力和能力都不够出色,但毅力可佳;一个成功的企业想可持续地发展,除了需要聪明才智外,不能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而此人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招聘难题
B.智商测试
C.微软招“笨人”
D.企业需要有恒心的青年
19.【答案】C。解析:标题的一大特点是醒目,既要切合文意,又要惹人眼球。通读全文,我们知道,微软通过一道难题招进了一个才智并不出色的“笨”员工,原因在于其持之以恒的毅力为他赢得了主考官的赞赏。AB不合文意,D只是点明了文意,缺乏标题必需的要素。
20.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了?”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
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
B.违反了排中律
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
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
20.【答案】C。解析:常看《新华文摘》与不常看《新华文摘》为两矛盾判断,根据矛盾律,不能同时为真,必须有一个假的。根据排中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同时为假,必有一真。第一问中,李四没有违反矛盾律,但第二问其违反了排中律。
21.清初,戏剧家李渔病重。他不同意找开处方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看病,而专找开处方治死过人的先生来看病。这使妻母不解。事后,李渔说:“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肯定见危重病人就推,不会有救治危重病人的本事;而治死过人的先生,不拒重死症,虽然死过人,可也有了经验。”
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不包括()
A.死和活是对立的统一。医生要在危重之中救活人,就会面临死和活这两种可能
B.只有敢于并善于在“死”里救活人的医生才是好医生,尽管他也有救不活的时候
C.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不允许别人失败
D.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恰恰是庸医
21.【答案】D。解析:治病的目的是救人,能救活人固然是好事一桩,但难免也有救不活人的时候,能在明知救活希望不大的情况下施救,难能可贵。李渔的回答无不传达着这样的道理。D选项不是,更何况有悖常理。
22.二战时期,一位在野战医院做救死扶伤工作的志愿者,名叫多克,他面对医院里有重伤员去世,便在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在这里死去”。这句话曾给无数伤员带来了战胜伤痛的力量。二战结束后,多克当上了一名邮差,他总是带着很多纸条,上面写着鼓励人的话:“别烦恼,今天是个不错的日子”;“要笑口常开”等。他不是表演艺术家、作家。他的行动看去似乎还有点傻,但他却做了表演艺术家,作家也不一定做到的事。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是()
A.志愿者与艺术家、作家
B.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C.传递快乐
D.帮助别人,是一种爱心的奉献
22.【答案】D。解析:文章用大篇的篇幅,呈现了多克用自己的言行鼓励很多人走出困境的事迹,他用自己的行为奉献着自己的一颗爱心。“做了表演艺术家,作家也不一定做到的事”,段末的这句话饱含了对他的赞誉之情。ABC不合题意。
23.孟子在《告子上》中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话讲得实在、精妙,启人心智。实践也告诉我们,凡:“悦心”的“理义”,总是深入浅出,如“刍豢”即牛羊肉之类的美食“悦口”那样,否则,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毕竟,感染力不是靠高腔大噪,而应像孔雀开屏那样光彩夺目、抢人眼球,给人以美的享受、智的启迪。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理靠感染,感染要悦心
B.理的第一要义是真
C.只有真的理,才能让人真信
D.要讲艺术,使讲出的理让人容易接受
23.【答案】D。解析:孟子的一句话之所以“实在、精妙,启人心智”,就在于它的“深入浅出”,用浅显的事情来解说一个深刻的道理,否则只可能“言者谆谆,听者藐藐”,“高腔大噪”感染不了别人。很明显,文章意在借这个例子强调“深入浅出”的重要性。
2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履行公务,有利于表现其庄重性、严肃性以及守法、执法、为公众服务的职业特性,同时,也体现出现代的、开放的气息和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说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自身素质、品位和形象的一种体现。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准确、高效履行公务的需要
B.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需要
C.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为社会作出表率的需要
D.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工作人员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的一种体现
24.【答案】C。解析:如文中所言,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而且还是自身素质、品位和形象的一种体现”,一种工作需要之外的需要。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做出这种表率。A、B、D都不全面。
25.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各类制成品价格也开始逐步上升,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与此同时,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
B.价格上涨开始从制造业上游向下游传递
C.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D.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
25.【答案】D。解析:纵观全文,“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是制造业成本提高和国内消费价格提高罪魁祸首,能源对消费价格的影响不容小觑。
26.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做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概论基础
26.【答案】A。解析:生态文明,是“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生态危机的出现离不开人的活动。而恩格斯警惕之言,反应了人类活动的社会性质。选项A最符合要义。
27.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避”。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A.动物的行为选择
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
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
D.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
27.【答案】B。解析:“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动物潜在的食物”,段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动物界,处处充满着生存游戏,动物要么变成别人的食物,要么把别人变成自己的食物。随后围绕动物的不同选择及其后果展开了一一说明。B项最合题意。
28.城市标语,应以言简意赅、相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订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有些城市拟订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装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A.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28.【答案】A。解析:段首便道明了城市标语的目的所在:“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而我国的城市标语令人担忧的现状,不免给人敲响了警钟,凸显城市特点还是城市标语工作的重中之重。B、C、D选项都很片面。
29.我国目前甲醛的年产量、使用量很大,出现的甲醛职业危害很广泛,如用于树脂的生产、塑料和涂料的制造、织物整理和工业化学品的生产。甲醛不但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并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因为目前白血病方面的证据还仅限于流行病学方面的发现,尚未能分析白血病的癌变机理。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甲醛致癌分析”是由26位专家对被污染的10个国家评议的结果。
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A.甲醛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B.莫把“甲醛污染”当耳边风
C.对甲醛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D.专家支招防甲醛污染
29.【答案】B。解析:“甲醛职业危害很广泛”,文章一开始便下了这样的结论。“甲醛不但能导致鼻腔癌和鼻窦癌,并有可能引起白血病,”说明其致癌性很严重;再加上“尚未能分析白血病的癌变机理”,所以甲醛污染不容忽视。选项C是干扰项,但“高度”一词程度太深,欠妥。
30.代价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消耗的物质或精力,或作出的某种取舍、付出、投入和消耗。如用最小代价办更多的事情。
下列符合这一代价含义的是()
A.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代价
B.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
C.代价是一种理性的尺度
D.代价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社会实践主体为换取主导型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整个社会进一步合理的发展
30.【答案】A。解析:这段文字所说的代价是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代价,A正确;B属经济领域的代价;C、D是社会领域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