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导航

2020年国考申论热点: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来源 :公考通 2019-11-17

  【背景链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发展,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做企业,做企业家,身处这样的大势,就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民营经济风雨激荡的40年。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促进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民营经济做优做强的关键。

  民营经济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透过数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和无限可能。

  [形势困难]

  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民营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是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

  从政策环境看,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

  从企业自身看,有的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

  首先,民营企业是增加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全国职工在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约占75%。近年在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和外资企业提供众多的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稳定社会做出贡献。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其次,民营企业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应变能力强;民营企业经营灵活,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民营企业一般投资较小,追求利润动机强,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等。民营企业正是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活跃在大企业尚未涉足的新兴领域、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和技术创新领域,活跃在品种多、批量小的加工、配套、维修领域和零售、服务等本小利薄的领域,以及需求分散、个性化要求高的领域。由于民营经济的积极参与,使得这些领域竞争更加充分、市场更加灵活。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就相对较快,经济发展就更具活力。

  最后,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新技术的载体是掌握了技术的人,而民营企业产权清晰,具有明显的创业者与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紧密关联机制,可以最充分地调动新技术创业者创业的热情和聪明才智。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强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民营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一是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数从事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一般竞争性行业,长期依靠低成本、低层次模仿、低层次加工在市场上竞争,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而研发投入不足是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陷入了低端竞争陷阱

  二是部分企业公众形象较差。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民营企业持续在品牌建设,文化宣传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投入,民营企业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逐步不断变佳,但由于部门民营企业的趋利性强、责任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不遵守劳动法、劳动强度大、拖欠工资、公司跑路、山寨产品、虚假宣传、医疗事故、诚信度低等负面形象一度使民营企业的公众形象受损。

  二是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信贷资源流向实体企业受阻。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资金、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高成本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是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仍需改善。我国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在不断完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政府信用缺失、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些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和方向感。

  [对策措施]

  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社会的稀缺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源。“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优秀的企业家可以影响一个行业的创新发展,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活力。应着力营造更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家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力、创新力,提高生产效率;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理解和信任。

  完善和落实产权保护制度。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安心、专心对民营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出台,回应了民营企业家的关切,对他们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发展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坚持全面保护,不仅保护物权、债权、股权,而且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增强公民产权保护观念和契约意识,强化社会监督。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应把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作为领导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勤政为民、清廉为官的行为准则,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在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权力监督体制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和落实法律法规,进一步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探索建立政府与商会、企业沟通联系机制,健全企业诉求的收集、处理、督办、反馈制度;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模范。

  【重要切入点】

  1. 民营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2. 制造业发展

  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已达90%以上,民间投资的比重超过85%,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是实实在在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民营制造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否、发展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进度和工业发展质量的高度。

  3. 企业家精神

  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给的“定心丸”,更离不开企业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回顾过往,无数民营企业家正是靠着不畏风险迎难而上的果敢勇毅,敢于尝试大胆创新的首创精神,顺风顺水时埋头图发展,困难危急时奋力求生存,成就了民营经济这“半壁江山”。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 民营经济 心无旁骛往前走

  2. 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精彩开头]

  示例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起来,为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翻开改革开放历史,“承包”“下海”“个体户”“万元户”“股份制合作”“互联网创业”,透过一个个逐年变化的“热词”,可以感受到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活力与可能性。民营经济不是处于协助的附庸地位,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示例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更加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但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市场需求不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过快、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重、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等,特别是最近民间投资出现了方向不明、意愿不强、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精彩结尾]

  示例一

  成事之要,在于得人,企业发展也是如此。民营经济的做优做强离不开民营企业家主动作为、健康成长。一方面要做“亲”“清”政商关系的积极践行者,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抓住主业,心无旁骛,力争做出更多的一流产品,发展一流的产业。惟其如此,才能让“两个健康”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底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示例二

  征程万里风正劲,砥砺奋进正当时。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部署,充分发扬山城人民真抓实劲、敢抓狠劲、善抓巧劲、常抓韧劲,把民营经济各项工作做实做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