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导航

2018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4)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20

  1.【答案】A。解析:文段第一句话即指出了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最后一句话,即“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构成了人们对悠悠岁月的珍贵记忆”,则指出了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意义。故本题选A。

  2.【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由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强制其学游泳的故事,引出我们平时教育中常出现的一个误区,即过于强调要改正一个人的缺点,而忽视了对其特长的挖掘和发挥。A、B、D三项都没有涉及要发挥一个人特长的内容,偏离了文段的主题,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解析:①句说的是“须有高地”,⑤句说的是“须有洼地”,二句内容对应,句式相同,应排在一起。另由①句中的“也”可确定其顺序为⑤①,据此排除A项。③句中“如果”引导的“机会被垄断”的假设对应的是②句“机会平等的体制建设”,故这两句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②③,据此可排除C、D。本题答案为B。

  4.【答案】B。解析:本题是排列句序的题型,可采用排除法。由“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之后的句号可确定接下来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①句和③句显然不能放在句首,据此可排除A、C。再看B、D,D项④句后面接的是②,“从……开始”,“当……”,显然前后句表达的是不同的内容,无法承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5.【答案】A。解析:这段材料是在介绍“犬牙相入”之法的由来及其利弊。A项表述准确。B项原文说的是“打破过去以山川河流为分界的自然经济地理区划”,故B项“在‘山川形便’原则的基础上”表述错误,排除。C项错误,文段中并没有说它是“最重要的”行政区划设置原则,排除。D项也不正确,从文段中并不能得出“‘犬牙相入’之法是汉代所创立”的结论,排除。本题答案选A。

  6.【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是借物抒怀,通过对童年时豆浆的回忆,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说今日的豆浆缺乏浓香、缺乏韵味,不如往昔,都是为了反衬作者怀念之情的浓烈。A、C两项没有着重点出对童年的回忆。D项过于抽象。故本题答案应选B。

  7.【答案】A。解析:文段围绕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展开,首句即指出环境保护不能离开经济发展,接着更明确提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最后更进一步对此展开论证。由此可知,文段主要想说的是环境问题对经济的依赖,能够说明这一点的只有A项,当选。

  8.【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光压的定义,然后由光的“波粒二象性”引出光压的形成原理。由此可知,文段都是围绕“光压”展开论述的,与此相符的为D项。

  9.【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解说了天坛“高”的特性,最后一句点出了天坛“高”的内涵,即“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D项的表述与此最相符,为正确答案。

  10.【答案】D。解析:A项只是文段的引子,以此引出城市的住房问题,它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文段并未提及住房问题如何解决,故排除B。C项说的是“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稀缺效应”,未能与城市的住房问题相联系,过于笼统,排除。本题答案选D。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