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路检测工程师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及答案十三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5-10
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列不会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是( )。
A、含蜡量
B、软化点
C、针入度
D、粘附性
2*、落锤式弯沉仪(FWD)测定的弯沉属于( )。
A、静态回弹弯沉
B、静态总弯沉
C、动态回弹弯沉
D、动态总弯沉
3、连续式平整度仪牵引速度应均匀,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 )。
A、10km/h
B、12km/h
C、14km/h
D、16km/h
4.预制管节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 )。
A、0.5%
B、1%
C、1.5%
D、2%
5*、土基现场CBR值测定结果与室内试验CBR值相比,( )。
A、现场测定值大
B、现场测定值小
C、两者相等
D、需通过对比试验建立换算关系
6*、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是( )的检评实测项目。
A、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B、级配碎石基层
C、石灰土底基层
D、二灰土基层
7、关于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劈裂强度试验有以下规定:①试件是高径比为1:1的圆柱体:②试件以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静压成型;③粗粒土试模直径为15cm;④南方地区试件养生温度为25℃±2℃;⑤用于应力检验时试件保湿保温养生6个月进行试验。以上正确的说法有(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⑧④
C.②③④⑤
D.④②③④⑤
8、下列检测项目中不属于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是( )。
A.压实度
B.抗压强度
C.平整度
D.厚度
9*、水泥石灰稳定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 ( )。
A.先浸水ld,再标准养生27d
B.先标准养生27d,再浸水1d
C.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6d
D.先标准养生6d,再浸水1d
10*、不能采用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材料是( )。
A.2d水泥稳定砂砾
B.沥青碎石
C.沥青混凝土
D.28d石灰稳定碎石
11、灌砂法测定路面基层压实度的内容有:①移开灌砂筒并取出试坑内的量砂以备下次再用;②放置基板使基板中心对准测点;③在灌砂筒内装入量砂,并把灌砂筒放在挖好的试坑上;④打开灌砂筒,测定灌入试坑内砂的质量;⑤沿基板中心向下挖坑至下一结构层顶面,并尽快称量所挖出试样的质量和含水量;⑥选点;⑦移开基板。正确试验步骤为( )。
A.⑥②⑦⑤④③①
B.⑥②⑤⑦⑧④①
c.⑥⑤②⑦③④①
D.⑥②⑦⑤③④①
12*、沥青面层压实度是指( )。
A.现场实际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B.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之比
c.现场实际湿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湿密度之比
D.现场实际干密度与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之比
13*、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测试的步骤包括:①在测试路段上选点,清扫表面,并用粉笔画上测试标记;②将组合好的渗水仪底座压在密封材料上;③在路面上沿底座圆圈涂上一层密封材料;④关闭渗水仪开关,并向渗水仪上方量筒中加满水;⑤即将压环压在渗水仪底座上;⑥水流出100ml;⑦打开渗水仪开关让量筒中的水自由流出;⑧水流出500ml时;⑨立即开动秒表,开始计时;⑩停止计时,试验结束。正确的试验过程为( )。
A.①③②⑤④⑦⑥⑨⑧⑩
B.①③②⑦④⑤⑥⑨⑧⑩
C、①③②⑤⑦④⑥⑨⑧⑩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⑨⑧⑩
14*、半刚性材料组成设计中,要求混合料抗压强度满足( )要求。
A.R均值≥Rd
B.R均值≥Rdza
C.R均值≥Rd/(1-ZaCv)
D.R均值≥Rd(1-ZaCv)
15、石灰稳定类材料重型击实试验工作有:①加入所需稳定剂,并充分拌和均匀;②确定预定含水量;③取下套环,刮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试筒外壁后称取质量;④采用四分法选取等分试料;⑤加入计算应加的水量,并充分拌和均匀;⑥按要求进行分层填料、分层击实;⑦脱模后取样测定含水量。正确的试验步骤排序为( )。
A.②④①⑤⑥③⑦
B.④②⑤①⑥③⑦
C.④②①⑤⑥③⑦
D.②④⑤①⑥③⑦
16、石灰稳定碎石采用路拌法施工时,混合料实际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宜增加( )。
A.O.30% B.O.50%
C.O.70%
D.1.00%
17*、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以( )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控制指标。
A.7d
B.14d
C.28d
D.90d
18、关于顶面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有以下说法:①试件是高径比为2:l的圆柱体;②试件的端面应用水泥砂浆彻底抹平;③试验前对端面处理过的试件浸水1昼夜;④千分表的脚应支在加载顶板直径线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⑤每一级荷载施加并持续O.5min,读数后继续施加下一级荷载。不正确的说法有(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二灰土可作为高速公路的( )。
A.底基层
B.基层
C.底基层或基层
D.面层
20*、土方路基施工段落较短时,压实度要点符合要求,此要求为( )。
A.规定值
B.规定极值
c.规定值-2个百分点
D.规定值-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