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路检验工程师交通工程重难点解析:路基护栏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12-24
中(三) 混凝土护栏
1. 材料
(1)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拌和用水、外加剂以及钢筋等材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2) 除设计文件另行规定外,钢管桩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GB/T 700)标准中Q235钢的性能要求。
2. 施工
混凝土护栏的施工除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应根据现场条件确定并核对混凝土护栏的设置位置,确定控制点,检测基础承载力是否达到规范或设计文件的要求;
(2) 现场浇筑混凝土护栏
a 采用固定模板法施工时,模板宜采用钢模板,钢模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
b 浇筑混凝土前,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绑扎钢筋及预埋件。钢模板涂脱模剂后,可浇筑混凝土;
c 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应维持在10℃~32℃之间;
d 采用滑动模板法施工时,滑模机的施工速度应根据旋转搅拌车、混凝土卸载速度以及成型断面的大小决定,可采用0.5~0.7m/min。混凝土振捣由设置在滑模机上的液压振动器完成,振动器应能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无级调速,一边振动一边前进。振动器的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护栏断面形状,配置5根左右;
e 两处伸缩缝之间的混凝土护栏必须一次浇筑完成,伸缩缝应与水平面垂直,宽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伸缩缝内不得连浆;
f 混凝土初凝后,严禁振动模板,预埋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g 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确定拆模时间,一般可在混凝土终凝后3~5天拆除混凝土护栏侧模。拆模时不应损坏混凝土护栏的边角,并应保持模板的完好状况;
h 假缝可在混凝土护栏拆除模板后,按设计文件要求的间距和规格采用切割机切开,并应保证断面光滑、平整。
(3) 预制混凝土护栏
a 预制混凝土护栏的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交通方便;
b 应采用钢模板,模板长度应根据吊装和运输条件确定,宜采用固定的规格;
c 每块预制混凝土护栏必须一次浇筑完成;
d 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达到的强度而定,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拆模时不得损坏混凝土护栏的边角,并应保持模板完好;
e 在起吊、运输和堆放过程中,不得损坏混凝土护栏构件的边角,否则在安装就位后,应采用高于混凝土护栏强度的材料及时修补;
f 混凝土护栏的安装应从一端逐步向前推进,护栏的线形应与公路的平、纵线形相协调;
g 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在超高路段,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处理好排水问题。
(4) 验收
a 混凝土护栏的线形应与公路线形相一致,直线段不得出现明显的凸凹,曲线段应圆滑顺畅;
b 混凝土护栏外观、色泽应均匀一致,不应出现漏石、蜂窝、麻面、裂缝、脱皮、啃边、掉角以及印痕等现象;
c 混凝土护栏的强度等级、基础处理、地基承载力、端部处理及纵向连接等均应达到设计规范或设计文件的规定值;
d 混凝土护栏施工时,不得损坏已完工的超高路段纵向排水沟、集水井、盲沟及管线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