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浙江高校“三位一体”开考考题生活化

来源 :浙江在线 2017-04-01

如果你是机器人的设计者,如何避免它与人类可能发生的冲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名言?杏花什么时候开?黄河为什么没有支流汇入?……这些都是上个周末高校“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中的题目,一个比一个特别。

3月24日、25日,全省20余所高校举行“三位一体”招生综合测试,省内数万名高三学生走进大学,参加这场与升学密切相关的考试。

2011年,我省率先启动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近年来,考生们的报考一年比一年理性,无论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展现自我的特长,大家都越来越从容、大气。

记者连续两天蹲点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通过与考生、家长、考官们的交流,不难发现“三位一体”考试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认可。

考题很生活,和爷爷说量子

3月25日11时,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里,“三位一体”考试的首批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杭州高级中学的柴同学就说起了他的考题——“如果你的亲人不识字,你怎么向他解释量子力学?”

他告诉记者自己是这样回答的:“有两头牛面对面,中间有一根绳子牵着,一头牛动了,另外一头也会跟着动。”因为脑中想着要向农民出身的爷爷介绍量子力学,柴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找了两头牛做比喻,没想到把现场评委逗乐了。

“面试下来没觉得难,感觉更像是和考官们聊天。”一名考生走出杭电“三位一体”考场后说,考官给了他一份材料,内容是关于大学生被电话诈骗后自杀身亡,考官们围绕材料的内容提问。在他看来,面对这样的材料,每个考生的角度都会不一样,也能激发学生们的立体思维。

“一个大学教授作了一个生物方面的研究,别人要求他公开实验结果的具体数据,但他不愿意公开,这引起了争议。你怎么看?”一位报考浙江理工大学自然科学类的考生说起自己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考题。“我们大部分人认为舆论应该包容,让科学工作者能够安心研究。我报考的是自然科学类,对数学和物理了解得比较多,我举了很多例子,发挥得应该不错。”

如何理解“撸起袖子加油干”?怎么看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人工智能有什么看法?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问题都出自浙江理工大学“三位一体”的面试现场。一位考官告诉记者,随机回答题目这个环节考验考生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这些话题都是关于时政热点,对于考官们的判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考生很淡定,双创潜质加分

今年,浙江科技学院“三位一体”招生主打“国际化”特色,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希望考生不仅有好的语言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专业发展。

一走出考场,台州考生小陈就用手机查世界第二高的建筑是哪个。

小陈告诉记者,考官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世界最高建筑是什么?他回答:哈利法塔。紧接着考官们就问了第二高的建筑是什么。一分钟过去,见小陈没回答出来,评委换了方向:“你来考建筑学专业,那就唱首和建筑有关的歌。”

“我只想起了周杰伦,他有首《彩虹》,歌词和建筑有点关系,我立马开口唱了,唱完考官们还给我齐声鼓掌。”小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3月25日下午,浙江理工大学进行“三位一体”特长生面试。93名具有体育、学科竞赛、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特长的考生逐一面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该校在书面材料评审中,首次认定3名考生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他们比普通生多个特长面试分。

面试完后,记者碰到其中一位具有创新创业特长的考生。固体胶使用完之后会有一段残留,怎么把这些残留的固体胶取出再使用?这是开化中学小汪同学带来的创意。

这个取名为“固体胶残余推进器”的创意产品,从环保角度进行设计。小汪说,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宣传自己的环保理念。但给每个产品加上这样的装置,可能会有些“多此一举”,但小汪有着自己的考量:“我的构想是将这个装置列入赠送产品,通过‘多买即送’的方式来传递环保理念。”

考官很多元,关注全面能力

在浙江工商大学,“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一道考题,就给出了公共自行车的优势、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以及专家对两者之间的不同看法等,要求考生整合思路后进行个人阐述,最后派小组代表发言。

走出考场后,一位来自淳安的考生小廖告诉记者,这次面试让她有不少收获。“有的同学组织能力强,会照顾还没有发言的同学,有的同学胆大心细。”小组之间的合作令她深受启发,“这样的考试,考的是全面能力,在细微处显露出差距。”

今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在“三位一体”考试中引入社会考官,这些考官既有在企业工作的,也有公务员、中学校长、校友代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永芳,今年首次担任杭电“三位一体”校外考官。他说:“上午面试的7位同学,个个品学兼优。”有个萧山三中的男生令他印象深刻,“我们让他谈谈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大江东要发挥什么作用,这位考生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谈到智慧制造,还引出工匠精神,思路十分清晰。”对这样的回答,王永芳赞赏有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