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高考历史综合练习试题(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23
中12.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解析】选C。抗战之前非现代化中国表现是一盘散沙,抗战开始之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因此抗日战争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表现是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A不能体现材料内容,B、D说法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刘卫川《鸦片战争前后差异》
材料二 鸦片战争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9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评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14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影响回答即可。第(2)题先阐述图片内容,再进行评析,评析应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进行中西对比,分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简要归纳过程,并给出启示。
答案:(1)政治转型: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经济转型:自然经济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化起步。(3分)
思想转型:盲目自大到向西方学习。(3分)
(2)信息:左图反映18世纪末,英国派使者访华,希望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而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右图反映19世纪末,中国政府已经被西方列强所控制,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6分)
评析:①18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急需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2分)
②中国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抱着“天朝上国”的迂腐观念,坚持“闭关锁国”的错误做法,最终导致“落后挨打”的局面。(2分)
③通过近代以来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已经完全被西方列强控制了。(2分)
启示:要积极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坚持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发展科学技术等。(2分)
14.(2015·银川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新历史教科书》只字不提,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丝毫罪恶感。关于南京大屠杀,《新历史教科书》轻描淡写地称之为“南京事件”,并称“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公开挑战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公正性。
——新华网
材料二
版别 要 点 两岸 历史教科书一致认为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三十万人。尤其是大陆两版,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地点、过程,都有很多细节的报道。 北京人教版 还提到,日本军队在南京大屠杀时,“竟然冲进红十字会和其他国际友人设立的‘安全区’,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 日本书籍版 听说有二十万人被俘和杀害 日本扶桑版 只说“民众的死伤人数很多” ——杨景尧《两岸与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
有关中日战争之比较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中日两国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争议。(29分)
【解析】现今日本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已经从否定到相信确实有这件事,这可以从日本两版教科书都提到这件事得到证明。从争议反映出中外史学界对历史研究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识历史,以史鉴今,面向未来,这对培养尊重历史、科学求真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推进国际历史教科书的对比研究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答案:示例:两岸的历史教科书明确写明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包括许多细节的描述;日本从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到承认其对中国军民的屠杀行为,这从日本两个版本的教科书上有所体现,但对具体的死亡人数仍闪烁其词,敷衍不确定。(2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