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高考历史精选试题(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25
中一、选择题
1.下表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
理由:(1)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
(2)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 |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
理由:(1)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 |
(2)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资政新篇》具有近代化的因素,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对江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破坏作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没有提出近代化的思想,没有破坏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历史倒退的政策,没有破坏中国最先进省份生产力,故C项错误;北伐战争没有提出历史倒退的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A
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它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士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
解析: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能体现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A项错误;允许西方来华传教士游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属于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B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现代正常的国际外交行为,故C项正确;中国放弃宗藩朝鲜是中国实力衰落的表现,不能体现出晚清政府逐渐融入了近现代外交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3.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
A.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B.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C.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
D.曾国藩守旧亦维新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晚清的地方势力一度比较强大,反映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故A项正确;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后,故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是在袁世凯死后,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曾国藩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
4.《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甲午)战争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此观点主要是依据( )
A.清政府得到了西方国家大力支持
B.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军事近代化
C.西方国家反对日本发动对华战争
D.洋务运动造成的中国强大假象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西方国家持观望态度,清政府并未得到西方国家大力支持,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创建新式军队与海军舰队,开始军事近代化,并未完成军事近代化,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洋务运动中中国经济与军事的近代化,造成中国强大的假象,因而出现材料中看法,故D项正确。
答案:D
5.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
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的移民政策的变化:由禁止到鼓励、政府主导。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特别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来侵略的影响。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6.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这说明“太平军制度”( )
A.削弱了国家在社会经济中的权力
B.旨在利用分配制度消灭经济竞争
C.废除小农经济难以制止私产膨胀
D.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太平军制度”即指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分配产品的制度,这一制度由政府推行,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实行平均分配产品的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不是消灭经济竞争,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按人口分配土地,依然发展小农经济,并没有废除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推行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超越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不符合农民的私有观念,因而“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因而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故D项正确。
答案:D
7.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上谕表明清政府( )
A.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解析:根据材料和史实不难得知,清王朝的改革是面对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无奈和必须之举而非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故A项错误;清王朝的改革属于被动的自救之举而非主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事且难支持,今有构此奇变”可知,清王朝推行的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民主革命浪潮的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C
8.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 宣称 “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 “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 )
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
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
C.国人已经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析:从辛亥革命一些刊物呼吁“教育救国”到五四运动前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对时代挑战的探索,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主要是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并不意味着民众素质的提高,故B项错误;“教育救国”不能说明国人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近代化的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A
9.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解析: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会有缓和,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不会消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长征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但不能说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故B项错误,C项正确;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结论正确,但不符合国共合作抗日的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C
10.蒋廷黻曾在1931年发表《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对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与琦善代表的抵抗派与妥协派发表了与当时多数学者不同的观点。此文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知识界对抵抗、妥协究竟孰利孰弊的争论。此争论在当时主要是针对( )
A.国民政府围剿井冈山根据地红军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C.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停中日矛盾
D.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消极抵抗政策
解析:国民政府围剿井冈山根据地红军开始于1930年,故A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停中日矛盾结论正确,但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此争论在当时主要是针对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消极抵抗政策,故D项正确。
答案:D
11.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时间 |
国力 |
装备 |
中国军 队损失 |
日占区 |
中国政治和 社会状况 |
结果 | |
甲午 战争 |
9个月 |
中国 稍优 |
相当 |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20万人 |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
战败 投降 |
14年 抗战 |
14年 |
悬殊 |
悬殊 |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 |
大半中国 |
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完全 胜利 |
A.经济实力 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 D.国际援助
解析:甲午战争中国的经济实力优于日本,但却获得失败的结果,抗日战争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却获得成功,故经济实力不是导致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而抗日战争时出现全民族抗战,故主要是民族意识的不同,B项正确;两次战争中都有政府坚持抵抗,故政府领导不是导致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中国虽有获得国际援助,但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答案:B
12.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这两种梦想是:实现民族独立,实现各阶级平等,人民当家做主,解放战争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且人民翻身做主,因此解放战争时期离这两个目标最近。国民革命时期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符合题意,故D 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学说的倡兴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民族与国家的内忧外患更甚,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使得当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于是在“救亡”与“救国”的相互推进中,时人有一个对西方民族国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正反两面性的认识深化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出在国家与民族认同问题上逐步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
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到19世纪前期,民族主义在西欧、北美取得了辉煌胜利,并为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欧美各国原有的民族国家内的市场已容纳不下急速膨胀的生产力。于是,这些国家利用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结,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打着“传播文明”和为本民族“谋福利”的旗号,进行野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建立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摘编自程人乾《论近代以来的
世界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内忧外患”并结合所学得出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根据材料一“人们强烈要求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中国”并结合所学得出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注意中国发展中应当避免的问题”“具有的中国特色的认识”得出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根据“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得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
(2)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英、法等民族国家先后建立”得出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根据材料二“传播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得出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根据材料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迅猛进展”得出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根据材料二“狂热地宣扬本民族优越论”得出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一民族主义对中国和材料二对西方的不同影响,可以得出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要认识到民族主义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负面影响;总之,要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主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特点: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
(2)影响:促进欧美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亚非拉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
认识:民族主义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利益;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世界历史的大事,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可回避的内容。1923年民国政府出版的《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文化史学纲要》首次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内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劳工状况及社会主义)。1929年的《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的表述上则略去了“社会主义”,简化为“工业革命与劳动问题”。1936年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一致,均为“工业革命及其影响”。1940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历史科学标准》和1948年的《修订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表述均为“工业革命及帝国主义之发展”。
结合材料及有关历史知识,对民国教科书(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变化进行解读。
解析:根据材料“1923年”“1929年”“1936年”“1940年”“1948年”等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解读。
答案:20世纪20年代初(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劳工问题和社会主义受到关注。
1927年后,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共对峙,劳工问题和社会主义逐渐成为政治敏感词汇,故为“工业革命的影响”取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大举侵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民政府一党专政,工业革命的影响落足为“帝国主义之发展”。
民国时期教科书对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描述受到时代背景(国内政治背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