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陕西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18

6.“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其目的在于

①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②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平等相处

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 ④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效率、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有利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选B;②不选, 因为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④强调了社会责任,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导师点睛】正确区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几组易混概念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公有制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①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或劳动群众集体占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地利用。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之外,还应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等经济形式。

7.2016年8月5日,中国中车晚间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和第二大股东中国北方机车集团公司签署了《合并协议》,两集团变身“中国中车”,以打造一家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进一步走向世界。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强强联合

①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增强国际竞争 ②是垄断行为,旨在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③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必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④面向市场,坚持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

⑤公司抓住时机做好兼并和强强联合。

⑥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8.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这需要

①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政府搭建平台激励剖业,安排“创客”就业

③劳动者树立自主择业观念,适应市场的需耍

④社会支持创业,让创业者不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劳动与就业

【知识再现】劳动与就业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就业形势: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9.2016年春节期间,一篇《去日本抢购电饭锅,买只马捅盖》的文章红遍网络,而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许多被抢购回国的商品其实是中国企业为日本订单所生产的中国制造。不过贴上了日本品牌,但总体品质高于国内同类产品。这给企业发展的启示有

①加快走出去步伐,与国际市场接轨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竞争优势

③引导居民理性消费,树立正确消费观 ④树立品牌意识,重视提升产品质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方法技巧】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 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 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 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 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好的 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 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10.股权激励,是对公司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截至2016年6月7日收盘,已有逾9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使核心员工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

①增加员工的按劳分配收入 ②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③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④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员工通过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获得的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因为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①不选;②不选, 因为股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股权激励不会降低员工的投资风险;该方案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从而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选D。

【考点定位】我国的分配制度

【导师点睛】关于“收入分配公平”存在下列认识误区

(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2)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