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6届山东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效课时检测试卷2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2-07

  参考答案

  6. A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片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给信息判断即可。

  7. D 【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74年,此时欧洲早已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下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两极格局下,欧洲各国为摆脱美国的控制走向联合,“欧共体”也于1967年建立。

  8. C 【解析】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但美国并未能独霸世界,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并未形成。

  9. D 【解析】日本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说不,就是因为日本在80年代崛起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

  10. D 【解析】根据会议召开时间和内容判断即可。

  11. B 【解析】中国没有参加亚非拉国家的联盟;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两极格局瓦解于90年代。

  12. D 【解析】在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期,南斯拉夫采取了不结盟的政策,即不同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结盟,实行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外交政策。

  13. D 【解析】不结盟运动主张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化原则,D项不符合不结盟运动倡导的原则。并且,不结盟运动是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起的,这些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差异性,故D项错误。

  14. D 【解析】邓小平支持欧洲国家的联合,欧洲的联合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面临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欧洲的联合在客观上可以减轻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的压力,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15. D 【解析】尼克松的演说是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冷战时期,由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和1973年经济危机,加之日本和欧洲的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迫使美国以谈判代替对抗。其原因不包括国际恐怖主义。

  16. D 【解析】苏东剧变,特别是苏联解体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也是意识形态冲突的美苏冷战结束的标志。

  17. D 【解析】图一代表了日本经济的崛起。图二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图三代表苏联被俄罗斯所取代,两极格局被瓦解。

  18. B 【解析】A错,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并非单极世界;C错,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远远超过其他国家;D错,三足鼎立指美日欧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与第三世界崛起无关。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9. D 【解析】本题考查了朝鲜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①②③④项说法均符合史实。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进入朝鲜,双方以北纬38度线作为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1948年美国扶植下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的分裂是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二战后两大阵营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战争中签订停战协定。

  20. D 【解析】此题考查对二战后德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理解。根据所学二战后德国一分为二,而柏林墙的修筑更是阻碍了东西柏林人民的交往,所以柏林墙的推倒反映了德国民众希望国家统一的要求,正确选项是D项。

  21.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美苏仍然处于冷战时期;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美国地位下降的因素;第(3)问,考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国家关系的变化,其背景是欧共体成立和美国的衰弱;第(4)问,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谋求其相应的政治地位;第(5)问,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角度回答。

  【答案】(1)状况: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分)

  (2)原因: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 (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来自潜在经济力量的竞争。(3分)

  调整: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或从越南撤兵)(2分)

  (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3分)

  (4)方法: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2分)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分)

  (5)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2分)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分)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2分)

  22. 【解析】本题的阅读量比较大,但问题较基础,答题时特别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突破。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