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6届山东高考生物复习强化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1-04

  24.(10分)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D)对小穗(d)为显性,不抗病(T)对抗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进行育种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那么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两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答案] (1)DDtt 1/16 (2)大穗抗病 Ddtt 3/4

  (3)DT、Dt、dT、dt 秋水仙素(或低温) 100%

  (4)诱变育种

  [解析] (1)F1(DdTt)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DDtt,其所占比例为1/4×1/4=1/16。(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大穗小穗=31,说明该个体与穗的大小相关的基因组成是Dd;得到的后代中不抗病抗病=11,说明该个体与抗病相关的基因组成是tt,故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大穗抗病、Ddtt。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两代.则后代中杂合体占1/2×1/2=1/4,则纯合子占1-1/4=3/4。(3)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故能形成DT、Dt、dT、dt四种配子。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获得能100%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就要改变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可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目的品种。

  25.(10分)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 (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 eeBb

  (2)1/2 (3)40% 48% 60%

  (4)答案一:①EE ②Ⅰ.灰体黑檀体=31

  Ⅱ.灰体黑檀体=41

  答案二:①Ee ②Ⅰ.灰体黑檀体=79

  Ⅱ.灰体黑檀体=78

  [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伴性遗传和相关探究遗传规律的实验设计。根据实验一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11,得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或者eeBb×Eebb。同理,由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的基因型应为eeBb×EeBb,所以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乙的基因型为EeBb,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实验二亲本基因型为eeBb×EeBb,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1/2,所以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

  (3)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中,如果aa基因型频率为n,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1-n,则其产生雌雄配子中A和a的比例为n(1-n),自由交配得到F1中黑檀体果蝇基因型比例1600/(1600+8400),故n=40%。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每一代中e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所以为40%,F1中Ee的基因型频率为2n(1-n)=48%,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60%。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若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如果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此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选用EE基因型果蝇杂交关系如下图。

  选用Ee基因型果蝇杂交关系如下图。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