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20年辽宁高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1-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①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②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③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注】①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和皇后。②手实法:宋神宗时所建立的令民自报田地财产的办法。③媒蘖:比喻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喜,欲擢冠多士 冠:为……第一名,为……首名

  B.会上元,敕府市浙灯 市:购买

  C.廷知法害民,罢之 罢:罢免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诣:到……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且令损价 ②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夺其口体必用之资

  C.①泛于梁山泊 ②庶有补于国

  D.①使官吏分堵以守 ②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的一组是

  ①此事至小,体则甚大 ②轼上书论其不便

  ③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⑤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到了他加冠礼的年龄,已能博通经史;嘉佑二年,《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十分惊喜,特录他中乙科,并发出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B.韩琦认为苏轼有才能,必成大器,但需要慢慢培养;如果立即任用他,那么天下的士人未必认为恰当,恰恰增加了他的麻烦。

  C.苏轼徐州任职时,黄河决堤,他先将逃出城外的富人赶回城中,以此稳定民心,并与手下日夜奋战,最终保全了徐州。

  D.在湖州时,苏轼因写诗而被李定等人指责是诽谤朝廷,由此被贬黄州。到黄州后,他在东坡修筑房舍,自号“东坡居士”。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时 新 政 日 下 轼 于 其 间 每 因 法 以 便 民 民 赖 以 安 徙 知 密 州 司 农行 手 实 法 不 时 施 行 者 以 违 制 论 轼 谓 提 举 官 曰 违 制 之 坐 若 自 朝 廷 谁 敢 不 从 今 出 于 司 农 是 擅 造 律 也 提 举 官 惊 曰

  参考答案

  1、C(应是“废除、废止”之意)

  2、B(助词,“的”;A而且/姑且;C到/对;D而,来/因为)

  3、B(③是卒长的行动⑤是写苏轼向朝廷谢罪⑥是被贬后的生活)

  4、A(“特录他中乙科”错)

  5、(1)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

  (2)①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按照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

  ②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或“还有谁与我在一道呢”)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