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高考语文基础提升综合练习(十)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30

5.很多中国古典诗歌,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意趣。请简要概括“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诗所包含的哲理意义,并具体解说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哲理意义:说明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具体阐释:手段是达到目的的先决条件,手段不合适,就不会有好的结果,目的自然也就不会达到,就像抽刀断水、举杯销愁一样。

6.《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经典语句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鲜明的能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

答案 (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7.我国传统的节气,20个字。

例:大暑——热烈的极致,蝉歌如雨。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立春——开春的节日,鸟语花香。

②惊蛰——第一声蛙鸣,唤醒沉睡的大地。

8.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我们的社会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轻视自己的文化……中华文化正在走向粗庸,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问题。我们整个文化,无论从电视、报纸的语言,到生活文化、旅游文化全都如此……”其实,我们身边,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文化意识不够深。留心处处皆语文,如某学校的实验楼命名“躬行楼”,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好。“易安家园”,这里的“易安”既有易于安居的意思,能够吸引购房者;还让人想到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名句,家不在大,容膝即可,叫人知足常乐。同时“易安”又是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让人产生亲切感。

9.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很多汉字都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请围绕汉字的表意性特点,以“山”“明”“旦”为例,写一段文字。要求:①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②不少于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时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体现汉字形与意的完美结合,围绕汉字的表意性特点。

答案 中国的汉字,既有动人的音韵,又有优美的形体,还有丰富的内涵。“山

1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例 “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对供选择的汉字的文化意蕴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分析所给例句,明确其写作思路

答案 (示例)“山”在甲骨文中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群峰的线描,“山”在“宗”的上面就构成“崇高”的“崇”。“山”在中华文化中是高大、稳健、仁爱的象征,固有“仁者乐山”之说,“山不厌高”则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