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16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1-17
中一、选择题
1.哥伦布在1503年上书国王和王后说:“陛下可以统治(美洲)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哥伦布在其遗嘱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国王)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征服该岛(海地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这则材料表明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掠夺工业原料 B.掠夺财富
C.倾销过剩商品 D.开展世界性贸易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以公开的殖民掠夺为主要方式,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出于发展工业的需要,才开始寻找商品倾销市场,掠夺原料,开展世界性贸易,故排除A、C、D三项。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答案 A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金银涌入西欧,这样就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故A项为最佳答案;B项只能导致制造业主的收入增加,故不正确;C项只能使大西洋沿岸的商业资产阶级财富增加,故不正确;D项只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导致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故不正确。
3.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间的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答案 A
解析 抓住材料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对美洲、非洲的“三角贸易”和对亚洲殖民活动中的奢侈品贸易。故选A项。B项与题意不符;C、D项不符合题干的“首次”要求。
4.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 )
A.19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西班牙
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
答案 D
解析 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根据“独占……商业往来”“海运业……胜过任何别的国家”可知此国海上运输业发达,荷兰在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D项为正确选项。A、B项都与“共和国”这一限定词不符,C项则不是靠“工场手工业”崛起,都予以排除。
5.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这反映了( )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英国针对荷兰颁布的《航海条例》的历史现象,说明了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无从反映,说法也是错误的,故排除。
6.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是殖民扩张对工业化革命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A项“开始于美洲”的说法与史实不符;题干要说明的是欧洲工业化革命的原因,故C、D项排除。
7.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所谓“新的经济秩序”在当时指的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放任
C.国家垄断 D.殖民扩张
答案 B
解析 材料时间限制是“工业革命”,关键词是“新的经济秩序”,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在此前已普遍存在,排除A、D两项。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国家垄断盛行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及二战后,故排除C。
8.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尽管说煤窖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
A.“光荣革命”之前 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 D.经济“大恐慌”
答案 B
解析 材料关键的信息是“煤”,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因而选B项。工业革命在“光荣革命”之后,故A项不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是石油,因而C项不对。材料中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比较好的时候,因而D项不对。
9.19世纪晚期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晚期欧洲服饰的变化与当时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服装简便化、成衣大众化和时装平民化与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数量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密不可分;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反映社会的贫困化。
10.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描述某一经济现象时说:“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
A.世界市场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高
B.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降低
C.美国是福利国家,商品价格低廉
D.政府干预经济,强制降低钢铁价格
答案 B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企业内部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降低,故B项正确;美国从国内获得生产的原料,与世界市场形成无关,故A项错误;美国成为福利国家、政府干预经济都出现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之后,与题目时间限制不符合,故C、D项错误。
11.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过程。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商品输出,②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输出,④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出现的。
12.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答案 D
解析 材料图表描述的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不能表明世界市场的形成,A项排除;数据从1500~1750年左右都是徘徊不前,可见B项错误;这个数据仅为英国一国的数据,并未与其他国家相比较,C项错误;从图表可以看出,从18世纪中期开始到19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飞跃的结果,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