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20年湖南高考政治训练(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1-20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 )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 )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 )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 )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 )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 )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 )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

  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 )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 )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D 6、C 7、B 8、A 9、C 10、C

  11、B 12、C 13、D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31、C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