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福建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06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2016·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选官制度一直在发展创新。在察举制下,州郡长官获得重大的选官权力,举主与被举者之间往往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后者成了前者的“故吏”,还承担着一些封建义务。但随着考试之法的建立以及这一环节的日益重要,情况就在逐渐变化。地方长官提供给被举者的,已不是举后即可得到的官位,而只是一个考试机会。行官与否,在于应试者的个人才学;而擢第与授官,则是中央的权力。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官职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的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的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与西周的选官制度分别是什么。概括唐代科举制在选官方面有哪些发展。(8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任用官员方式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国科举制与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异同。(8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还有征辟制;第二问,结合材料一可以看出选官的变化是要接受中央的统一考试,选官标准为才学,由中央进行任命。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的选官制度已经由恩赐制变成考试录用制。第二问,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可知是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专业文化素质;民主政治的发展。第(3)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举制与英国选官制度的相同点是通过考试进行选拔,择优录用。不同点是目的不同,中国的科举制度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英国的文官制度目的是维护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

答案:(1)制度:西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汉代:察举征辟制。(4分)

发展:士人集于中央接受统一考试;选官标准为才学;由中央遴选、任命(中央集权)。(4分)

(2)变化:由官职恩赐制到考试录用制。(4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官员具备较高专业文化素质;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

(3)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考生来源广泛。(4分)

异:中国: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英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加深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某同学尝试列出了下面的公式:

决策的出台=三省会商+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批+尚书省执行+皇帝批示

这个公式表明三省六部制下的决策是由多个部门和皇帝共同参与的。

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决策的出台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8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者提出新的公式,但关键是要用史实论证说明,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审核通过,交由尚书省执行诏令,如若门下省审核不过,就需要交回中书省重拟诏令,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有权发布和修改诏令,但三省将原来一人独大的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也有助于群策群力,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该公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做部分修改,如去掉三省会商,将皇帝批示置于尚书省执行之前等,关键在于用史实说明其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论证 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 一等

(28~20分) ①准确、充分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决策出台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等

(19~10分) ①能够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决策出台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9~0分) ①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不够准确或没有运用史实。

②对公式中要素与决策出台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运用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