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4-2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文人所轻视的界画

  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是当今国画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花鸟,都是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然而,据今已有数千年的传统绘画技法——界画,却遭到相当长时间的冷落。

  中国画传统技法界画,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界画的技法日见成熟。唐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隋代画家展子虔的界画,他还评价了董伯仁的界画是“楼生人物,旷绝古今”。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画风,并有较大的发展,界画技巧更为成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件李派风格的作品,其中《宫苑图》描画工细,设色浓丽,金碧辉煌,洋溢着唐王朝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

  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故名。明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把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十三种,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蠃走兽、人间动物、界画楼台、一切旁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而界画并列其中。

  界画讲究的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等对比绘法。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数万间佛寺落墨于数万计的图本,可谓是“雕梁粉壁,青缫绮疏,难得尽言”。但是,界画也有其自身的弱点,由于过分精细,画者不仅要具有极深的绘画功底,同时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文人画家为了挥洒自如,纵情于一时灵感,不太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久而久之,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这种艺术上的偏见一直延续至今。因此,自从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清代的袁江、袁耀和1979年去世的江西画家黄秋园。在18世纪下半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将近200年时间里,界画艺术领域是一片荒凉的废墟。然而,在元代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元代有几位画家因向皇宫献界画而被重用,甚或升官。其中最著名者为何澄、王振鹏。何澄曾向皇帝进献界画佳作《姑苏台》、《阿房宫》、《昆明池》,得到皇帝器重,官至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王振鹏很得元仁宗赏识,献上《大明宫图》,竭力迎合,仁宗赐他在秘书监任职。在献画风气的影响下,不少文人画家从事界画,即使非专职,亦兼而能之。

  令人欣喜的是,界画在中国美术教学,特别是工笔画教学中,仍有一席之地。也许界画与昆曲有着同等的命运,如何改变文人对界画的轻视,使这一传统的绘画得以延续,很值得我们一思。

  (1)关于“界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界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因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而得名。

  B、“界画”突出的特点,主要是严谨工丽、端庄雍容、准确、细致。

  C、“界画”主要运用对比绘法处理画面,如动静结合、粗细相兼、方圆对应。

  D、“界画”以画宗教建筑为主,并以工笔技法配合,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立门类。

  解析:选D。“以画宗教建筑为主”理解错误。界画以画建筑物见长。北魏时期,洛阳地区盛极一时的宗教建筑,成为界画的主要题材。

  (2)下面不属于界画日渐没落原因的一项为哪一项()

  A、界画过分精细,要求画者必须具备极深的绘画功底。

  B、大多数文人画家为了纵情于一时灵感,不愿意把精力花费在界画创作上。

  C、由于艺术上的偏见,人们视界画为工匠们所为,而不屑一顾。

  D、18世纪初以来的约300年间,中国画坛上仅仅出现过3位有建树的界画家。

  解析:选D。D项,是界画日渐没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3)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界画和大写意、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延续。

  B、界画产生于晋代,到了隋朝技法日见成熟,在唐代到达顶峰。

  C、何澄因向皇帝进献界画《姑苏台》、《阿房宫》、《大明宫图》而得到皇帝器重。

  D、界画在中国美术工笔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说明其命运已大大改善。

  解析:选A。B.“在唐代到达顶峰”与原文内容不符;只是到了唐代,李思训父子的界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C.《大明宫图》不是何澄的。D.“其命运已大大改善”文中无据。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美的欣赏的普遍性

  对于是否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所有人都喜欢美的事物,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有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可以列举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与风景和人体有关。所有人都喜欢草原景观,这种景观偏好的一致性,超越了文化差异和特定的阶层差异。就人体来说,身材匀称、面容姣好通常会被认为是美的。

  第二种类型是对整体自相似形式的欣赏,如葵花籽的排列,海螺壳的构造。在黄金分割比中,我们能发现典型的整体自相似性。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我们对美的欣赏是决定性的,因此所有人都喜欢具有黄金分割比的形式。

  第三种类型是对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这种欣赏的普遍性与非凡的艺术作品有关。泰姬陵、《蒙娜丽莎》或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让不管具有何种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着迷。

  当我们将风景或者人体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这种感知依赖某种神经模式的高度局部化的激活;当我们将整体自相似形式作为美来感受的时候,相邻皮质区的共振产生更加深远的皮质并行激活;对那些伟大的、惊人的美的艺术作品的经验,依赖我们整个美的欣赏和认识构造的整体激活。这三种类型都意味着审美实际上就是大脑愉快,但神经刺激的范围有所不同,而经验的质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在局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吸引力;在并行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意味深长的愉快;在整全刺激中,我们经验到惊人的美。

  对风景和人体的偏好之所以是普遍的,因为它们都起源于选择效应,这种效应对智人的基因组产生影响,它们先于任何文化区分,这就是它们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在今天仍然保持普遍性的原因。这种类型的美是在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确立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它明显朝生殖和生态方向发展,因此,在美学范围中,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善的表达。

  对于整体自相似形式的审美偏爱,也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发展和选择出来的。它在今天的普遍性,来源于相应基因结构的永久性。这种类型的美是在动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一个比人类更早的来源。这种类型的美的作用存在于认识领域。在美学领域中,我们可以说它是真的表达。

  最后,我们在对伟大的美的着迷上表达出来的普遍性,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构造之中。由于这种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我们都具备感知这种美的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相关的欣赏感知也是普遍的。这种类型极有可能是在人类文化时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在最近4万年中发展起来的,它在这三种类型中最为晚近。这种伟大的美,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释放出无目的神经烟火。就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在这种类型的美中,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纯粹的美的领域,这是一个为美而美的领域。因此,在美学领域中,这种美是美本身的表达。

  (选自《光明日报》2017.3.22,有删改)

  (1)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它是不同文化中的人们超越了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一些共同的审美偏爱。

  B、它表现为所有的人都喜欢草原景观、美的人体、整体自相似形式和艺术作品。

  C、它的每一种类型都能使人经验到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以及惊人的美。

  D、它独立于任何生物的或者认识的利益,是为美而美。

  解析:选A。B.应是“非凡的艺术作品”;C.“吸引力”“意味深长的愉快”“惊人的美”是在三种类型中分别感受到的;D.不是“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特征,是第三种类型独有的特征。

  (2)对美的欣赏的普遍性的三种类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神经刺激范围和经验质量方面,三种类型是渐次增大和加强的,但实际上都是大脑愉快。

  B、在产生时间方面,“整体自相似形式”类型最早,“风景和人体”类型次之,“非凡艺术作品”类型最晚。

  C、在起源方面,审美普遍性的三种类型都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而扎根于人体皮质的构造之中。

  D、在美学领域中,三种类型分别是善、真、美的表达,而只有在“非凡艺术作品”类型中的美才能令人进入纯粹的美的领域。

  解析:选C。前两种类型起源于选择效应对基因的影响,第三种类型“很可能扎根于皮质的构造之中”。

  (3)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共同的审美偏爱证明了存在美的欣赏的普遍性,即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事物。

  B、三种类型的审美偏爱都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确立的,都有赖于神经刺激。

  C、不管我们具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能感知非凡艺术作品的美,所以皮质构造在所有人中都是完全一样的。

  D、在美学领域中,伟大的艺术作品的美是美本身的表达,而其它两种美的普遍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

  解析:选B。A、“所有人都喜欢相同的美的事物”错;C.因果关系颠倒;D.“其它两种美的普遍类型都不是真正的美”,文中无依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

  宋志明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可是“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那么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谈到“安”。“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这是儒家讲安身立命之道的滥觞。《论语》也谈到“身”。《学而》篇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这里,“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三十而立”,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关于“命”,孔子的说法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所说的“命”,指的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在《论语》中,已分别论及安、身、立、命,但还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到孟子这里,那么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孟子把人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那么是他为安身立命之道指出的超越指向。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的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做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理上臻于成熟。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如果选择外在的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有“人生是苦”的说法。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找到了一种哲学的精神生活方式,这就是安身立命之道。所谓“安身”,就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用传统的说法,就是“人性善”,就是“人为贵”。这个“身”字很要紧,说明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所谓“立命”,就是主张追求理想人格,追求精神上的超越,追求境界上的提升。用传统的说法,就是“超凡入圣”,成就理想人格。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建立在“一个世界”的基础上,没有设置彼岸世界。儒家认为,在现实的人生实践中就可以达到超越的目标,不必企慕彼岸世界,也不必寄希望于来世。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03月01日,有删改)

  (1)以下各项中,对“安身立命”的阐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出自儒家,孔子在《论语》中已论及安、身、立、命。

  B、到了孟子的时代,他从人性善和天道诚两个方面,对安身立命之道做了新的阐发。

  C、安身立命之道通过不断吸收和改造,成为宋明理学家的核心学说。

  D、安身立命之道经过宋明理学家的阐发,从治国之理发展成为后来的治身和治心之道。

  解析:选B。A.关于“身”的论述是曾子的观点。C.“安身立命之道”“不断吸收”是对的,但没有被“改造”;文中只是说“宋明理学家”“十分重视安身立命之道”,还无从确定是否是“核心学说”。D.原文中是“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2)本文认为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与基督教、佛教有很大的不同,以下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人对精神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外在超越的路向,如基督教、佛教等宗教方式;也有内在超越的路向,如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哲学方式。

  B、因选择的路向不同,安身立命之道属于哲学的精神方式,而基督教、佛教等属于一种宗教的精神方式。

  C、安身立命之道作为一种学理,被统治者利用来治国;基督教、佛教等宗教因寄希望于来世和外力的拯救,无法成为治国工具。

  D、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而基督教、佛教那么是依靠彼岸世界来实现超越。

  解析:选C。“基督教、佛教”“无法成为治国工具”,文中没有类似表述。

  (3)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安身立命之道认为,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的超越,基督教、佛教那么认为必须靠救世主或佛的拯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B、儒家的“安身”把人性善作为内在的根据,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善”;“立命”那么把成就理想人格、实现精神超越作为追求目标。

  C、和《论语》对“安”“身”“立”“命”的阐释一样,宋明理学家也注意到了人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D、基督教的“原罪说”和佛教“人生是苦”的说法,否定人生价值;安身立命之道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无法脱离生活世界,肯定人的精神追求。

  解析:选A。基督教、佛教是依靠救世主或佛由现实世界超越到彼岸世界,这种超越是依靠外在力量,而不是“自我超越”。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