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20年高考语文训练及答案(13)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8-26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尊 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渡过

  C.盛德之士,乱世所疏 疏:上疏弹劾

  D.绝食而叹,跽而行 而:表修饰的连词 地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如果能够尊贤而下士,君主就能够树立功名、成就霸业;反之,如果任用奸邪小人,就可能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管仲;弦章也认为,如果多有几个像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赵简主的亲信反对重用他;而赵简王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而子路却对此心存疑惑,在孔子的启发下,才明白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四、(23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4分)

  (2)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2分)

  (3)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夕 阳 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①“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4分)

  答:

  ②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4、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陆游《书愤》)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西厢记》)

  (2)诗言志,诗言情。诗人们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总是奋笔疾书,歌以咏怀。王勃在滕王阁上慷慨高唱“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李白饮酒黄河边仰天长啸“ ,千金散尽还复来”,杜甫登高远望,百感交集,怅然长叹“ ,潦倒新停浊酒杯。”;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始终心忧故国、不忘其君,赋《离骚》作《怀沙》,“推此志也, ”……这些发自内心的强音,响彻云霄,横绝太空。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