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试题: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1-26

  非选择题

  11.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

  A.KI溶液 B.淀粉溶液 C.NaOH溶液 D.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

  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

  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2X B.HX

  C.XH3 D.XH4

  13.由于碘是卤素中原子半径较大的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最能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已经制得了IBr、ICl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了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离子化合物

  D.碘(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3(-)离子

  1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I、NaBr、BaCl2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将白色物质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新制取的氯水,然后再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Br

  B.白色固体中既有NaBr,又有BaCl2

  C.白色固体中有KI、NaBr、BaCl2三种物质

  D.白色固体中既有KI,又有BaCl2

  15.在100 mL混合溶液中含有1 mol/L Na2SO3和2 mol/L NaBr,现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0.15 mol Cl2,充分反应后,参与反应的SO3(2-)和Br-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4 B.1∶3

  C.1∶2 D.1∶1

  16.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类似,化学上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HSCN+HSCNO]。它们的阴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

  (1)(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Br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下面是某同学完成的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名称: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KBr溶液、KI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试纸。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①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

②NaBr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③KI溶液+氯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

  请回答:

  (1)完成该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CCl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