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综合提升试题及答案(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1-09
中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分析可知,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卓尔不群: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出类拔萃:超出同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A【解析】A项“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项“忍俊不禁”即“忍不住笑”,与后文重复;C项“夸夸其谈”贬义,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不合,改为“侃侃而谈”较合适;D项“芸芸众生”中“芸芸”形容众多,与句中“一个”不搭配。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分析可知,A项,关联词语误用,应将“由于”删去。B项,语序不当,应该把“素质教育也不是完全不要分数”放到“鼓励式教育也不是完全拒绝批评”的后面。C项,搭配不当,“提高”应为“推进”。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C
【解析】
试题分析:A一面对两面。B关联词位置不对,“既有”放到“老师”前面。D搭配不当,“各种商品”与“自由流动”不搭配。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此题需要逐项加以分析。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B.六句话都有“是”字,但可分为两组,③⑤①表达直接目的,并且③⑤的句式相似。②⑥④语意递进。
6、D 解析:“鄙弃官场”的⑥呼应首个横线前句中的“出仕为官”。接着,从句式协调一致的角度填⑤。然后,按从物质到精神的逻辑顺序,填③①。最后,“意念的巩固”是纵深发展,“人生的真悟”是生命升华,所以填④②。
7、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文中的最后一段有五句话:第一句说汉字美学的蕴涵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第二句说中国文化的含蕴在汉字美学中有充分的体现;第三句,写汉字到汉语是一个更加广远、深邃的美学境域;第四句,写汉字美学与汉语美学的关系;第五句,写要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由最后一段的第四、五句可以看出,“与其他美学相比,汉字美学是自成一体的,是其它美学无法比拟的”是错误的。
8、A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不然就不能够揭示汉字蕴涵的美学”说法绝对。原文说“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意思是说“六书”说为探究汉字美学提供了思考方向,已经揭示了汉字的一些美学。
技巧点拨:论述文设误项命制方案
(1) 以偏概全。选项在转述文意时故意把文中多个方面(角度)漏掉一部分,而把其余的内容作为整体(比如发生的原因、形成的结果、发展的过程等)。
(2)偷换概念。选项故意把两个概念混淆或者改变文中概念表述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发展方向等。
(3)曲解文意。设误项故意曲解文中相关词句的意思。
(4)混淆时态。文中的有些观点、问题等有着相关的时态限制,比如已然、未然等。
(5)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信息,而设误项故意添加文中没有的信息。
(6)增减限制。论述类文章为了说理严密,往往使用比较多的定语、状语等,而设误项在命制中增加或减少相关限制语。
(7)主次颠倒。任何事物、事件都有着主次、先后顺序,设误项故意混淆顺序。
(8)强加因果。设误项故意把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语句加上因果。
(9)文不对题。选项的内容符合文意,但与题干要求的内容没有关系。
(10)拼凑词句。设误项故意把文中两个没有关系的语句拼凑起来。
9、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美学表现方式不同”于文无据,原文中的“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不是指美学表现而是指汉字美学“蕴涵在汉字的训释之中”。
技巧点拨:把握论述文中的相关信息
(1)同一信息:论述文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变换了文中的说法,但选项的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
(2)遥远信息:文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而是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虽然这些信息没有聚集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
(3)潜在信息:文中内容言在此而意在彼或者有具体的语境义等。
(4)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
二、语言表达
10、该标识由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V”字型长城图案构成。(2分)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V”字型长城图案,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庆祝,也代表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共同抗敌。(2分)五只和平鸽,表现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2分)
11、最传神的字是“吞”和“醉”(2)。“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2),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
12、用典和借代(加上分析共4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1分)。
【赏析】天宝三载(744)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看来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
三、名句默写
13、(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