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大三从中科大退学复读 712分拒清华选川大
来源 :成都商报 2018-08-07
中退学的理由并不复杂,“不喜欢那个专业,忍受够了”。
重新历经了200多个日夜精神紧绷的学习后,2018年6月,人生第二次高考,21岁的李一峰考出了712分、云南省理科排名第八的好成绩——这个成绩,他可以任选清华或者北大。
事实上,清华和北大也向他发出了邀请,但李一峰选择了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五年制)专业,并于次月收到录取通知书。
一个励志的求学故事至此圆满谢幕,但他人生的再次寻路,只能算刚刚开始。
三年前,他凭直觉盲选了中科大,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知道原来学校不在北京。大一进校后,他发现自己对环境科学这个专业毫无兴趣,想要努力转入生物学专业,但很快发现,生物学也不是自己喜欢的;
三年辗转,历经退学、复读,他重新考出712分,21岁的青年可以任意选择全中国最好的大学,但他最终选择了口腔医学专业,这是他在网上花了两个月检索了解后确定的。
确定不喜欢环境科学?确定。
确定喜欢口腔医学吗?沉默。
最喜欢做什么呢?沉默。
“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也在做,但都无法称之为爱好,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李一峰讪笑着垂下头,为自己没能给出答案而抱歉。
进中科大后悔选的专业
3年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李一峰才知道中科大原来在安徽合肥,而非北京。
志愿是随手填的。“之前听说过中科大,觉得还不错”。生物学专业被他列为第一专业志愿,另填了包括环境科学在内的几个专业兜底。
2015年,云南理科重本线为500分,李一峰考了648分。这个分数让他与向往的生物学专业失之交臂,被第二志愿环境科学录取。他对环境科学并不了解,所以没多大兴趣,但也不讨厌。
尽管心里有些失落,他也没打算复读,毕竟,“中科大算很不错的学校了”。
况且,他与当时自认为很喜欢的生物学专业也并非再无可能。在入学之前,李一峰通过新生群得知,中科大允许学生转专业,尽管对学习绩点要求严苛,但李一峰太有信心了——考试这件事,什么时候都难不倒他。
为达到转专业的条件,入学后,李一峰每堂课都提前到达教室,占据正对黑板的黄金位置,笔记写得密密麻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再次确认,自己对环境科学确实无感,努力学习的唯一动力,就是转专业。
他对自己说,“如果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我相信没有做不成的。如果没做成,那是努力还不够。”
但事情的发展,偏离了他预期的轨迹。
在准备转专业期间,李一峰通过网络查阅了生物学专业相关资料,并向身边的生物学专业同学咨询相关情况。他渐渐发现,实际中的生物学与自己想象的有所出入。
“生物学需要的是研究型人才”,但李一峰觉得自己更适合操作性强的技术类专业。“而且,念生物学基本意味着要延迟工作。”据他了解,在中科大,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或考研读博,或出国,80%以上都会继续深造,而他打算本科毕业后就工作。
努力跑了半天,结果跑错了跑道。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李一峰的满腔斗志顿时泄了气。
奋斗目标就此失焦,他的大学生活开始以放纵的姿态快速下沉:逃课、通宵玩游戏、两天看完一部四十集的电视剧……“前后确实好像两个人”,回忆起李一峰,中科大的同学们一再叹气。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明知道该认真学习,事到临头却总是拖延应付。”
大一下期,整个专业去北戴河实习,返校后要求写报告,他一直拖到最后期限,才在网上东摘西抄,蒙混过关。
“我知道这样不对,也为虚度光阴感到羞耻,却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想起高考填志愿时,父亲特别叮嘱他:要慎重啊,好好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这个善良而笼统的叮嘱,李一峰不知所措。
此前的18年里,村小,乡中学,县高中,老师们教他的,是函数周期、连词从句、圆周运动;忙于活计的父母劳碌一天之后,对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跳出农门”。
逐日逐年,这八个字深深扎进他的心里,他也确实没让父母朴素的心愿落空,考取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绩。即便照他三年前的分数,他几乎也可以任意选择全中国80%以上的学校和专业。
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确定自己喜欢什么。志愿填报指南上密密麻麻的那些陌生学校和专业,于他而言,就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岔路。
来不及多想,也不知道该如何细想,他只能凭直觉盲选落子。
遗憾的是,他没能一矢中的。
李一峰家境贫寒
退学不成逃学找工作
不喜欢环境科学,也不再喜欢生物学,彻底失去方向后,李一峰在中科大的学习状态每况愈下。在累积挂科学分达到10分后,他触及黄线,学校发出了退学警告。对于从小品学兼优的他,这是绝无仅有的。
“要不自己退学吧?”几经犹豫,他决定向家人袒露心迹。
2016年6月的一个傍晚,李一峰在少人造访的走廊尽头,拨通了父亲李伟的电话。
电话许久未接,他想,父亲也许在忙农活。六月份了,正是家乡采夏茶的时候,父亲阳光中淌满汗水的脸在他眼前浮现。
“喂?”电话终于通了。当时父亲正开车在从村里去县城的路上,开始没听到电话。
“唔……吃过饭了吗?”李一峰感觉喉咙有些堵。
“吃了,你呢?”
父子二人,一来一往,如往常一样聊着吃了什么、最近怎样、注意身体这类不咸不淡的话题。
都是不善言辞的人,问候话很快都说光了,听筒里只剩长久的沉默。
云南那头的电话轰隆作响,是发动机的声响。光听声音,李一峰就可以感受到面包车在滇西南夏天傍晚的山间行驶时,那扑面而来的燥热的风。
“我想退学。”李一峰终于鼓足了勇气。
电话两头,长久的沉默。
正在开车的李伟宛如当头被敲了一棍,脑袋发空,他无法理解,儿子为何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不喜欢就非得退学吗?每年那么多学生没考上喜欢的学校,没进喜欢的专业,不也好好的么?在父亲看来,喜不喜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稳妥握在手里的东西。“念了那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考出去,退学干什么?再说,村里人要是知道了,多丢人。”
父亲说的确实也没错。除了李一峰,班里也有其他同学表达过对环境科学的无感。“环境科学也不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但他们都适应得很好。”他把头埋下去,“可我就是不喜欢,就是适应不了。”
“再试试吧”,父亲艰难挤出几个字,“都考出去了,能不回来就别回来”。
李一峰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大到都是。电话里,他没再坚持。
大一暑假回家,李一峰帮忙割草、喂鸡、采茶……一切如常,彼此都很默契地绕过了退学这个话题。
但内心里的想法,就像晃动的钟摆,用多大的力气推开,隔一段时间,它就会以多大的力气撞回来。
大二开始后的整整一年里,恳求与拒绝的戏码多次在父子间上演。两个同样不善言辞的人,笨拙地试图用只言片语说服对方,却总又陷入长久的沉默对峙。
“记不清到底提过多少次了”,李一峰摇摇头,他只记得最后一次,是在大二暑假的夜里。
父亲依然不同意。“马上都大三了,光学杂费就花了一万好几,这还不算其他的”。自己每年从年初连轴转到年末,在家里的核桃田、茶叶地、杂货铺中辛勤耕耘,这般努力,也不过3万左右的收入,勉强做到收支相抵。
这个账,父亲怎么都觉得不划算,“时间和钱都耗进去了那么多”。他希望用沉默将儿子的请求拖过去,最好一拖到底,拖到儿子毕业,“工作了总不可能再提退学吧”。
他对此很有信心:从小到大,没他同意,儿子不敢擅作决定。
但大三开学不久,李一峰班主任的一通电话,却打破了他的计划——儿子逃课找工作去了。
李伟不得不服软。
退学复读再战高考
连告别饭也没吃,2017年国庆节后,李一峰办完退学手续,迅速离开了合肥。
联系好复读学校后,父亲开着那辆开了好几年的旧面包车,亲自送他去市中学复读。老家到市里,三个小时的车程,一路上两人都没怎么说话,只有面包车的发动机在山路上吭哧吭哧,山风不断从敞开的窗口灌进来。
“没回头路了。既然选择了回来,就好好学,已经丢过一次脸了,不能再丢第二次。”在学校门口,李伟打破沉默。
“嗯”,李一峰用力的点点头。
尽管丢下高中课本已经两年多,但中途插班的李一峰再次展示出了他超强的学习能力。第一次月考,年级150多名;期中,年级60多名;到复读的下学期,他已稳定在年级前十。
他牢记着父亲那句话,“没有回头路了”。复读的234天里,他每天早上6点40起,晚上12点半睡,中间除了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基本都在看书、做题、摘录错题。
每门学科他都有专门的纠错本,除了誊抄错题,每一道错题都写着详细的错误理由,和正确的解法。“理科(科目)的要厚些”,他用大拇指与食指比出一个扁扁的“C”字,“大概有一寸厚”。
高考前几天,李一峰一直没睡好,“亢奋,期待”,顿了半晌,“也有点紧张”。
他做不到完全不紧张。因为复读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除了押上自己的未来,还押上了家人的信任,以及家人的颜面。
回老家没多久,他退学的消息就迅速传开,一度成为亲友邻里的谈资,并夹带着诸多不太友好的猜测。父亲李伟不知作何解释,只能沉默。
即便直到今天,李伟仍旧不太明白,儿子为什么要放弃那些明明已经抓在手上的东西。仅仅为了换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吗?喜欢与不喜欢,有那么重要吗?万一没考上呢?
旁人的议论,李一峰也试图置之不理,但无论如何,“还是有点儿难受”。时隔将近一年,他仍没忘记那种寒芒在背的感觉。
搜索两个月锁定川大口腔医学
712分,云南省理科排名第八。
如同冰冷的夜幕被金黄的阳光划破,漫长而难熬的冬天过去了。
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先前指点议论的亲友邻里也纷纷好言祝贺。李伟心里终于踏实了,“丢掉的脸被重新捡起来了”。
李一峰心里也踏实了。走出考场,他就觉得发挥得不错,但他估分保守了一下,预计670分左右。所以,当看到712分时,他既有意料之中的稳定,又有意料之外的喜悦,“付出没有白费,也没丢人”,他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
这个分数,同时还为李一峰赢得了清华北大的邀请。但他都婉拒了,依旧选择了自己先前在网上花费两个月检索了解确定的专业:川大口腔医学。
父亲李伟觉得有点可惜,他更希望儿子选清华北大,一生务农忙于生计的他,并不了解大学与大学、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区别,但他听人说过,清华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不过,有了儿子此前的经历,他并未多做干涉,“我们不懂,孩子自己喜欢就好了”。
那么,口腔医学专业是否就是李一峰喜欢的呢?
事实上,从大一意识到自己不喜欢环境科学后,在那段迷惘的日子里,李一峰就一直在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该做什么。
直到退学前两个月,通过上网搜索了解后,川大口腔医学被他锁定为奋斗目标。
他列出了条理清晰的理由,努力说服别人,同时也说服自己——“第一、我更擅长技术类的东西,口腔医学恰恰属于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和我的个人能力相匹配;第二、川大口腔医学专业排名靠前;第三,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好,收入可观,而且工作量相较临床,也会稍微轻一些……”
三条理由里,唯独缺了独一无二的喜欢。
符合实操性强、就业前景好、排名靠前条件的学校与专业,远不止川大口腔医学一家。如何确定花了两个月在网上检索了解,并无实际接触的“心仪专业”真的就是自己喜欢的呢?真的适合自己呢?万一今后在实践中发现不喜欢或者不合适怎么办呢,当初,自己不也以为自己很喜欢生物学专业么?
“我错过一次,还会错第二次吗?”他没有正面作答。
“万一呢?”
“我不喜欢假设。”仍旧拒绝作答。
“做这个决定之前,你会提前想好它所有可能的结果吗?”
“一定要想那么清楚吗?”
“那你如何确定仅仅花了两个月在网上检索了解的专业真的合适自己?错了怎么办?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没想过吗?”
“别问了——!”
他紧缩眉头,双唇微张,表情近于愤怒。短暂的绝对沉默之后,他近乎咬牙切齿般用力地把话挤出来,“我决定了的事,就不会后悔!就一定、肯定、确定会坚持下去!”尽管努力压制着语气,他的声调相比之前仍旧高出许多,引来邻桌侧目。
良久的沉默,谈话一度停止。他懊丧地垂下头。饭桌上,只剩火锅咕嘟咕嘟剧烈沸腾,烟气蒸腾。
“不好意思”,再抬起头时,他已恢复平静,“没有回头路了……就让时间来证明我的选择吧”。黑框眼镜镜片在火锅面前起了一层白霜,遮住了眼神。
饭后,李一峰回到驾校的房间,一间20平米大小的客房,摆着4张单人床。为了方便学车,这段时间,李一峰一直住在这里。他走到最里靠墙那张床边,弯腰翻出自己刚收到没多久的崭新录取通知书。
照他的计划,他要抓紧时间练完车回家,好好利用假期的剩余时间,为即将念高二的弟弟进行辅导,学业上的,人生上的。另外,自己也要学习充电,预习相关大学课程,为未来打好基础,他希望毕业以后从事与口腔医学专业相关的工作。
“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分别前最后一问。
21岁的青年又一次怔住了。从小到大,直到现在,当被问及兴趣爱好,他都是一如既往的沉默,皱着眉头在脑海中苦苦检索却一无所获。
“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也在做,但都无法称之为爱好”。他讪笑着垂下头,为自己没能给出答案而抱歉。
小编推荐: 2018全国高考录取查询时间|入口 | 2018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