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大学生称知识产权有过被侵权经历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7-09-27
中“大学生创业知识产权维权难系列报道”引发持续关注。近日,团湖北省委、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联合中国青年报,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对高教大省湖北青年大学生创新 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工作展开了专题调研。
作为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湖北省会武汉市今年提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此次调查走访涉及大学生双创企业共计132家,有效问 卷126份。以武汉市为主,囊括黄石、咸宁、黄冈、襄阳、十堰、鄂州等湖北省内城市,涉及行业包括高新科技、文化创意、现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细 分领域。
调查显示,湖北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的创立主体主要来自两类:一是在海外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后再回到内地城市创办企业的往届毕业生; 二是在校期间作为导师项目的技术研发团队成员,完成学业后再创办企业的应届毕业生。企业在存续时间上呈现初创型、时间短的特点,其中以2至5年的企业居多。
“四成有过被侵权经历,六成在校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基于调查报告,团湖北省委发出呼吁,大学生是双创的生力军,知识型创业是最大特点,也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热切期盼,相关部门应该基于群体特性有针对性加大帮扶力度,使其彻底摆脱“与侵权不期而遇,对维权不了了之”的不利处境。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整体处于萌芽期
调查显示,有89%的受访企业表示知晓知识产权,整体开始对自身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思考,对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和建设情况有一定观察。
但让人难以乐观的是,“半数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仅限于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层面”。
调研组实地走访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涉及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范畴中问题频发,对知识产权的确权及专利申请能够带来倍增效益、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质押进行融资等重要的应用,更是知之甚少。
北京超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武汉分所负责人谈到,不仅普通初创型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处于浅层次,即使是OFO、斗鱼(武汉首家独角兽企业)等快速发展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学习和重视也处于相对被动状态。
课题组在对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实地走访时了解到,无论是个人直接对接,还是由孵化器等双创平台对接而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咨询的数量都相 对较少。该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来说,知识产权不仅可以带来融资的便利,还可以实现技术入股,通过交易实现技术转让,从而促进 企业发展,但遗憾的是,对此,许多小微企业并不了解。
调查显示,企业对主动学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也不积极。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多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生存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资金分配、人力配置十分有 限。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发展至3~5年的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布局意识高于发展1~2年的企业。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需投入大部分精力来维持企业经营,越过 “解决温饱的生存关”之后才向“锦上添花的发展关”迈进,因此,企业综合管理需求的增长与企业实力提升是相匹配的。
所属行业越精尖,知识产权保护和布局理念越靠前。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生物医药和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受访企业由于自身所属行业 主要以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为主要经营模式,很容易与知识产权挂钩,因此在企业创业初期就对知识产权战略有系统设想,并逐步付诸行动。
平台服务越完善,知识产权认知和应用意识越强烈。在访谈中发现,大多数进驻孵化器的企业接受过所在孵化器开展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代理、咨询、培 训及融资的服务,有96家企业表示自身在对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和应对的渠道选择上,会选择寻求工商行政管理、专利局、知识产权局等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呈现 出指向明确、渠道清晰的良好态势。
六成负责人在校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
调研中,认为自己有过被侵权经历,导致“李逵变李鬼”并寻求保护途径的企业有48家,占总数的38.1%,没有遭遇知识产权侵害的占比61.9%。
“实际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武汉分所一位负责人结合多年接触的案例分析,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由于对知识产权认知和重视有限,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侵权他人而不自知;二是被侵权后察觉慢。
如武汉光谷一家大学毕业生创办的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在制作企业的宣传材料时,从网络上直接使用了一些图片作为素材,并不知道此行为已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最后被该图片的版权所有人告上法庭。
对于自身频频遭遇侵权,接受问卷调查的126家企业中,有83家认为,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整体发挥了一定效用,但力度不够,对相关部门对知 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的促进举措感到“不够深入、不够细致”。同时,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在访谈中,均有企业反映,遭遇知识产权侵权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此次调研中,有57.94%的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其在校期间并未受到对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的系统性教育。
课题组在与华中师范大学创业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基地等院校相关负责人的座谈中了解到,湖北省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从2015年开始,起步较晚,同时存在规模小、普及率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多位创业指导老师呼吁,如何合理设置知识产权教育层次和规模,科学构建知识产权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应成为下一步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的课题。
在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之后,维权不可避免,也是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应用体系建设及公共服务成效的体现。其中核心的是制度和政策的供给。在本次 受访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中,维权成本高、执行力度弱、维权周期长,成为集中反映的三大难点,分别占26.98%和11.9%、9.52%。
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有61家要求“加强行政保护力度”,占总数的48%。执法队伍作为维权力量,存在机构小、权属杂、人员少、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且越是基层组织该问题越是凸显。这与权利人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保护力度的诉求相比反差很大,迫切需要加强。
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双创平台在促进企业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中,作为直接的承载担当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调查也显示,创业孵化平台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渠道不丰富,青年大学生双创企业所在孵化器或产业园区是否提供知识产权相关服务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宣传及培训渠道单一,服务终端效果监测不到位,使“最后一公里”成为其拉低整体服务效益的最大短板。
在实地的访谈中,有企业表示知道孵化器有相关服务,但是“没有用过”,或“具体是些什么服务并没有印象”,接到过诸如小册子等书面宣传材料及集中培训通知,但是“没时间去参加的话,也没有人再来反馈”。
实地调研中,还有企业发出示警:有些孵化器引入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机构时对其资质的审核相对单一,导致一些服务质量低下的代理机构进入到孵化器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块中,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认识“不仅没有扫除盲区,反而进入误区”。
加强立法保护呼声最高
本次调研中,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并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加强司法保护力度分别以72.22%和62.7%的占比,成为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高呼声,加强政策保护力度、加强行政保护力度的比例分别为53.17%和48.41%。
有65.87%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认为,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中,对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的惩处有一定力度,但是效果不够,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部门应敢于“亮剑”,以调动拥有知识产权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相对较为传统的宣传片、册子及纸质印刷品等形式的需求,调研中,相关网站信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的讲座和报告会,更受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欢迎。
课题组分析,这与该群体年轻、获取知识习惯便捷化、信息化的特性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其企业多处于初创期,规模小、资金少、人力配置有限等客观原因相关。
在对武汉光谷国际企业中心孵化器的8家青年大学生双创企业的实地访谈中,调研组得到了现场企业的较为统一的诉求:建议设置统一的线上平台提供知 识产权保护及应用的综合性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线上咨询和预约服务来安排自身时间,从而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制作专题宣传网站,配套公益维权机构。
对于现有的针对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应用服务的形式,本次调研中,对公益组织和机构的咨询指导与法律援助服务成为最迫切的需要,占 76.98%的比例;其次是对专项资金的需求,占55.56%的比例;最后,54.76%的企业表示多种形式的相关培训也是受欢迎的形式之一。
目前,湖北省各主要产业园区、孵化器等平台均已引入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机构,对接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服务需求,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 知识产权发展进行扶持,但目前的政策倾斜重点在于对知识产权转化、引导发展及补贴上,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的专项资金暂未设置。
得知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正在筹备成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消息,团湖北省委表示,可以从招募大学生保护知识产权志愿 者、加强知识产权课程和教育体系等软环境建设方面给予协助,各界携手,使其彻底摆脱“与侵权不期而遇,对维权不了了之”的不利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