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及答案(9)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23
中三、(18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1—14题
汉语的无奈 李国文
我很钦佩前人想象力之丰富,把埃及法老的陵寝,译成“金字塔”,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标志,译成“十字架"。不仅符合严复“信、达、雅"的译文要求,而且充分体现出汉字的象形功能。我也很诧异时下翻译家应急能力之不足,对于纷至沓来的的新事物,表现得束手无策。所以,报纸、刊物、书报,特别是电视、“VCD"、“DVD"、 “SDVD”,除专业工作者,谁都搞不清楚是什么东西的译文,一个劲地袭击过来,更甭说什么“卡位OK",什么“BP机“,老祖宗仓颉再世,看到这些洋字码登堂入室,夹在方块字中间,一定会发出九斤老太之憾吧!
汉语拥有五千年的使用历史,拥有差不多占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使用者,是世界上强有力的语种之一。在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对应上的困难。其浩如烟海的字词语汇,其丰厚广博的文化积累,其涵盖世象万物的充分表现力,几乎没有它不可转译的东西。我不相信,汉语到了这等无奈的地步,成了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随意驰骋的天下,长此以往,汉字不将成为一种大杂烩文字了吗?
汉字除了讲究自身架构的美外,还很在乎通篇谋划的美,弄两个不三不四的洋字,夹在其中,实在大煞风景。真像吃米饭时,嚼着一颗石子似的硌牙,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汉字的方块字的特点,对于外来语,从来是不大亲和的,全世界都称“TV”,汉语却说“电视”,曾经音译的“莱塞”或“镭射”,终于还是被“激光”压倒了。即使非用不可的外来语,国人也会努力使其本土化,成为汉字状态。例如“冰激淋”,例如“咖啡”,采取音意并译,或直接音译,如古人译“葡萄”、“菠萝”、“胡同”、“涅槃”一样。其实,中古时期,那些翻译佛经的僧人,比起现在翻译电器名称的语言专家,要困难得多。但他们宁肯造字,也绝不在汉字中夹用梵文,破坏方块字完整之美。我敢冒昧地猜断,那些能够忍受汉字中夹杂洋字码者,十有八九,毛笔字肯定写得不怎么样。正是由于他们对书法的一窍不通,才出现不用“世贸组织”,而用“WTO”,用“DNA”,而不用“遗传基因”等别扭情况。
像“功夫”、“豆腐”传到西方去,成了他们的外来语,但人家采取直接音译的方法,而不是将汉字嵌在英文或法文当中,难道不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吗?因此,夹用外国字母,不仅仅是文字的规范化问题、书面的形象美观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尊严的问题,是绝不应该等闲视之的。
11.下列属于“汉语的无奈”一说的两项( )(4分)
A.时下翻译家应急能力之不足,对于纷至沓来的新事物,表现得束手无策。
B.汉字的方块字的特点,对于外来语,从来是不大亲和的。
C.电器名称出现“VCD”、“DVD”、“SDVD”的现象。
D.不用“世贸组织”,而用“WTO”,用“DNA”,而不用“遗传基因”等别扭情况。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赞赏前人翻译外来语的水平,并主张一切外来语进入汉语系统,都要通过意译或音译使其成为汉字状态。
B.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可转译世界上的一切其他语种,不可能存在对应上的困难。
C.作者认为汉字具有间架结构形体美,通篇谋划的形式美,而洋字则属于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的粗劣文字。
D.汉子的方块字特点对外来语“不大亲和”主要表现在:国人总是通过意译或音译使其“汉化”,而不允许以其自身原貌出现汉字之列。
E.读罢此文我们知道:愿意忍受汉字中夹杂洋字码的人,都是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
13.文中第一段“发出九斤老太之憾”,这里作者借指什么含义?(5分)
14.第四段说汉语中夹用外国字的危害,具体的危害是什么?(5分)
四、(15分)
说明: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一)”或“(二)”。
(一) 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15~17题。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岗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河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地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地驯服着。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著名的山阴道?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幕天幽蓝色的湖水。远处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选自《中年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
15.“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分)
16.作者在文中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17.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25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6分)
(1)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2)简析《在山阴道上》联想的巧妙运用
(3)简析《在山阴道上》景物描写的特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话说中国女足
主持人:丰色
参与人:凌微——妇联工作人员
艾子——业余足球爱好者
孙强——球迷
丰:今天我们来换一个视角,从民族和文化方面讨论中国女人和美国女人,讨论两国的女子足球。
孙:要我说中国的女性天生就是运动家。最近一站女子羽毛球,中国包揽了前四名;女子乒乓球,夺个冠军就好像去买一把空心菜。(众笑)女子国际象棋,谢军吓得对手躲在美国跟个老鼠私的......为什么?因为咱们中国的女人有吃苦耐劳的天性,底蕴足。敢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妇女像中国女人,承受了这么长期而又深重的苦难?没有!所以说运动成绩是上苍对中国妇女的一点安慰和补偿。想想吧,运动的艰难、训练的辛苦同几千年的生存考验相比算得了什么?别过妇女吃不了的苦,咱中国女人只当是度假休闲!
凌:眼下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别看目前中美女子足球势均力敌,再过若干年美国就会全面超越我们,因为美国现有800万女子在踢足球,而我国的几亿妇女却在忙于赚钱和美容。对此我不能苟同。不错,我们的足球人口是比美国少,然而中国妇女的精神力量强大得可怕.秋瑾是一种什么精神?刘胡兰、赵一曼又是一种什么精神?法国圣女贞德,无非是不妥协不投降,就被西方国度尊为神明;那我们的女娲呢?敢补天,敢向上苍和大自然拼争.在中国女性中,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脉相承的,从女娲到孟姜女,从张海迪、桑兰到邵云环。所以我们的女足能在野狼出没的恶劣条件下起步,短短十几年就可以同世界任何强队分庭抗礼。美国女人行吗?她们缺乏壮士断腕的惨烈和牺牲精神,足球人口再多也仅属于技术层面,不是以转化为民族性的文化精华。
艾:足球是一种资源共享的通用文化,必须同本国的民族特性有机结合。挪威女足有"北欧海盗"的大刀阔斧,德国女足有"德意志战车"的精密严谨,巴西女足浪漫华美,尼日利亚女足激情奔放,中国女足玩得太极,以柔克刚,绵里藏针,后发制人,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而我先动......美国女足有什么特点?谁都学,又谁都学不像,典型的"自学成才",缺少师承门派,其特点近似于男足。(众笑)别看他们有八百万众,缺了底气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众笑,鼓掌)美国女人崇尚个性自由,中国女性惯于忍辱负重;美国女人受大工业分工协作影响,中国女性受团队精神熏陶,半斤八两,各有所长。要说区别,我们有几千年的文化,孟姜女一哭就把万里长城跟麻将"推倒糊"似地给哭倒了,眼泪比地震还厉害(众笑),换个美国女人试试看?她们的文化总共才有二三百年,还是从世界各地带过来拼凑而成的,能编出一个汤姆叔叔就算不错啦。(众笑)我们学校有名美籍女外教,没事也喜欢和我们斗一斗"脚法"。她长得人高马大,有相当的"吨位",净重大概超过一百五十斤。(众笑)和她踢球在对抗方面总吃亏,常想自己要像女侠会轻功就好了,或者会什么硬气功也行,一发功就让她变成"纸老虎"。(众笑)今天听你们这么一分析,才知道这就是民族性,这就是文化。真的,踢足球要把太极拳法融进去多好,哪怕你三头六臂我也自有办法对付。
丰:言犹未尽。中国女足的崛起的却有民族文化方面的因素,但也不排除博采众家,吸收世界足球先进手段的重要作用。时间证明:中国女性"玩得转"的远不止足球,中国女足仅仅是中国女性在文化特质上的一个缩影。
15.上文中,孙、凌、艾、丰四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
16.从四人的谈话中看,中美足女各有什么特点?(4分)
17.文中所说的汤姆叔叔是师陀夫人的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主人公。文章说”能编出一个汤姆就算不错啦”,意思是什么?是一种什么语气和感情色彩?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