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5-15
中六、
19.文章表达了作者在“相信”中包含着“不相信”,“不相信”中有杂糅着“相信”的复杂情绪。
将“不”字放在括号里,是暗示着作者还是以积极正面的“相信”为主。换成“相信与不相
信”不好,因为这样意思是更加清晰了,但失掉了那种简练含蓄的意味。
20.划线句子的含义是:你要问我到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只是在大自然中自由
地行走,看着枝头的花开花落,天空的月圆月缺。作用是:以李叔同的话点明文章的主
旨,总结全文。划线句子很富有诗意,令人深思,给读者深刻的感悟。
21.作者“相信”的是应该热爱祖国的土地和人民;相信真相是存在的,只要你不停追求;相
信应该依靠文明、正义和理想的力量;相信应该全身心地投入爱情;相信自然而然(任
答其中2个即可)。“不相信”的是别有用心的爱国和正义;不相信编造的历史;不相信
文明能完全消除愚昧和野蛮;不相信单纯的爱情和理想(任答其中2个即可)。
22.文章的主旨是不应该执着于“相信”与“不相信”的道理,只要怀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体
会着自然、这世界就可以了。观点略,言之有理即可。
七、
23.
等级 |
一等(2017) |
二等(1612) |
三等(117) |
四等(60) |
内容(20分) |
内容丰富 |
内容较丰富 |
内容不够丰富 |
文不对题 |
表达(20分) |
立意准确 |
表达较好 |
立意不够准确 |
完全跑题 |
特征(20分) |
文体鲜明 |
特征较鲜明 |
特征不够鲜明 |
无明确特征 |
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2个扣1分(不重复扣分);字数不足,每50字扣2分。 |
语文试题详解答案
1.答案:C 解析:C项,“忘忽所以”应改为“忘乎所以”。
2.答案:B 解析:没:漫过或高过人或物,人或物沉下或沉没。漫:水过满,向外流,淹没。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呈现:显出,露出。显示:明显地表现。
3.答案:D
4.答案:A 解析:A项,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用在句中正确,B项,
无所不为:含贬义,指没有什么坏事不干,感情色彩不当,C项,语义重复,贻笑大方:
被内行人笑话,与前面的“被人”语意上重复了,D项,望文生义,醍醐灌顶:比喻灌输
智慧,使人彻悟。
5.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该为“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将一个下夜班的职
员撞倒”,C项,句式杂糅,D项,语序不当,将前一个“现象”与“事物”换位。
6.答案:D 解析:A项答非所问,说的是发展文化影响力的目的,并非做法。B项不是
作者提倡的最佳做法,因此也不是发展文化影响力的核心。C项内容不符合题意,完全
是两个不相干句子的组合。
7.答案:C 解析:A项牵强附会,解释与引文不对应。B项是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断言,
并非作者的观点。D项添油加醋,说法不够准确。
8.答案:B 解析:A项崇洋媚外,发展文化并不能完全借鉴外国的文化。C项夜郎自大。
D项孤芳自赏,说法本身就错误。只有B项才是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
9.答案:D 解析:刑:处罚,惩治。作答时,可将选项的每个词义带到原文,逐一分析。
10.答案:C 解析:C项,都是“还是”的意思,语气副词。A项,因为,连词;用,介词。
B项,然后,表顺承,连词;但是,表转折,连词。D项,如果,连词;就,连词。
11.答案:B 解析:①是侧面描写;③是表达孝情;⑥是文公的劝解语,侧面描写。做这
道题时,可采用排除法,准确、快速地得出答案。
12.答案:C 解析:C项错在“石奢追捕杀人犯而没有抓到”,原文中说石奢抓到了杀人犯
即其父,又放了。楚昭王说“追而不及”是为石奢开脱责任。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
13.解析:第(1)(2)问每句1分,第(3)问,共4分,本题共10分。翻译时,要重点
关注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14.解析:(1)本小题是很典型的“炼字型”古诗鉴赏。作答时,展开联想和想像,把“撑”
.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描写2分,感情
或意境2分,共4分)。
第(2)问,解答本小题关键是分析什么“平凡”什么有“新意”,从颈联可以看出,不直
接交代时间,而是将枯燥的时间写出了新意(2分)。尾联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
意境之美,点明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法颇为新颖(2分)。
15.解析:略(每句1分,若出现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16.解析:作答时,首先应对题目提供的文字进行分析,明确“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
模式”(1分);然后提取“节假日”“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等关键信息(每个1分);
最后进行整合即可(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共4分)。
17.解析:“镜头二”严格按照“镜头一”的格式1分,内容应该描写出空巢母亲的孤独,1分,
共2分;“公益广告词” 的内容应该紧扣主旨,合理即可,2分。另外,每则字数超过
30字的各扣1分(本题满分4分)。
18.解析:本题可从最后一空入手,第四个空由文意可知应填②,因为他对前面的句子进行
了总结,而剩下的①③④按照逻辑顺序,并结合上下文,可知依次为①④③,故答案为
①④③②,每空1分,共4分。
19.文章的题目很有新意,“(不)相信”表面上是“相信”和“不相信”。但是,深层的含义,
“相信”更为强烈,具有暗示作用(2分)。若换成“相信与不相信”,不好(1分)。因
为这样失掉了原来的意思,不够含蓄(1分)。
20.要求解释含义,只需要将句子翻译下来,但是此题有难度,一般来说很难得到分数(本
小问2分)。作用比较简单,点明主旨,总结全文,因为在文章的最后,所以句子的作
用很好判断(2分)。
21.此题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文章概括题,作者“相信”与“不相信”的东西,在文章中都可以很
容易的找到。而且,只要二者各答出2点,即可得满分4分。
22.文章的主旨并不容易概括,因为文章大多笔墨都在写作者关于“相信”和“不相信”的
看法,没有典型的句子表明作者的感情。但是,文章最后倒数第二段引用李叔同的话,
并且本段的一些句子看似无意,实际上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不要执著于“相信”或“不相
信”。这也与前文作者的辩证看法相照应,这使得整个文章有了鲜明的条理(3分)。
至于自己的观点,只要选取作者的任意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的想法即可(3分)。
23.这是一道带写作材料的富有诗意的作文命题。首先,应从材料入手,根据材料的内容,
找出关键的语句。不难看出,材料的首尾两句话十分重要。因此,在下笔时一定要寻找
人和事的“圆满”,并以此为立意,而且最好从辩证的角度组织文章,因为材料中有三组
对立的事物。巧妙构思,做到内容、表达、特征(各20分)三方面的提升。满分60分。
附:高考作文评分及等级标准
等级 |
一等(2017) |
二等(1612) |
三等(117) |
四等(60) |
内容(20分) |
内容丰富 |
内容较丰富 |
内容不够丰富 |
文不对题 |
表达(20分) |
立意准确 |
表达较好 |
立意不够准确 |
完全跑题 |
特征(20分) |
文体鲜明 |
特征较鲜明 |
特征不够鲜明 |
无明确特征 |
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每2个扣1分(不重复扣分);字数不足,每50字扣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