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同步训练:《思维判断》1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5-02-15

  6.用同位素标记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若该分子流经肾脏后又经过肾静脉流出,该分子穿过几层细胞膜(  )

  A.4层 B.8层

  C.0层或8层 D.16层

  答案 C

  解析 此问题分两种情况:(1)若葡萄糖分子从入球小动脉流入直接从出球小动脉流出,再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最后经肾静脉流出,这个过程葡萄糖分子始终在血管中流动,没有穿过膜结构,即穿过0层膜;(2)血糖流经肾脏后又经肾静脉流出的过程中,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整个过程依次穿过的膜为:肾小球毛细血管(2层膜)、肾小囊壁(2层膜)、肾小管壁(2层膜)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壁(2层膜)而重新回到血液,共8层。

  三、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的计算

  7.用大小相同的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保持相应温度不变),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结果:

  组别 1 2 3 4温度/℃ 27 28 29 30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1 -2 -3 -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3 +3 +3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3 mg

  B.光照1 h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O2量相等

  C.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8 ℃至30 ℃之间

  答案 B

  解析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中包含的是“1 h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2 h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故光照1 h内,第4组轮藻合成有机物总量为1+2×1=3(mg),A项正确;光照1 h内释放的O2量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也可用光照1 h内积累的有机物量来表示,故第1、2、3组轮藻光照1 h内积累的有机物量分别为4(3+1)、5(3+2)、6(3+3),B项错误;光照1 h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分别是5 mg/h、7 mg/h、9 mg/h、3 mg/h,四组轮藻呼吸作用强度分别是1 mg/h、2 mg/h、3 mg/h、1 mg/h,C项正确;从暗处理后1 h的质量变化可知,该轮藻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在29 ℃左右,即28 ℃至30 ℃之间,D项正确。

  解题启示 本题用有机物的相关量来代表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除此之外,还可用CO2或O2的相关量来代表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呼吸速率是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O2消耗量,或CO2产生量,或有机物消耗量);净光合速率是绿色植物组织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数值(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积累量)。

  (1)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具体可通过如下关系来计算:

  ①光合作用O2产生量=O2释放量+细胞呼吸O2消耗量;

  ②光合作用CO2消耗量=CO2吸收量+细胞呼吸CO2产生量;

  ③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量=有机物积累量+细胞呼吸有机物消耗量。

  (2)以净光合速率的大小来判断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自然状态下以一天24小时为单位):

  ①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植物因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

  ②净光合速率等于0时,植物因无有机物积累而不能生长;

  ③净光合速率小于0时,植物因有机物量减少而不能生长,且长时间处于此种状态下植物将死亡。

  8.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 ℃、20 ℃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 klx、10 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结果如图。据图所做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该叶片在20 ℃、10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 mg

  B.该叶片在5 klx光照强度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 ℃时的少

  C.该叶片在10 ℃、5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3 mg

  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

  答案 A

  解析 叶片在20 ℃、10 klx时,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是(10+2)/2×(44/32)=8.25 mg;在5 klx光照强度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 ℃时的多;在10 ℃、5 klx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量是(6+1)/2=3.5 mg;净光合速率与植物细胞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有关,仅就图中曲线而言,不能得出净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