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重庆高考生物基础巩固复习(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04

7.(2016·辽宁大连统考)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分钟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

A.10%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20%蔗糖溶液

D.蒸馏水

D [红细胞内K+含量较高,10%的氯化钠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失水皱缩,细胞内的K+不会释放出细胞,因此上清液中不含有K+,A错误;0.9%氯化钠溶液中的人红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B错误;20%蔗糖溶液中的人红细胞会失水皱缩,C错误;蒸馏水中的人红细胞会吸水破裂,细胞内的K+会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D正确。]

8.(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B [载体①是逆浓度梯度将溶质分子由胞外向胞内转运,A选项正确;载体②是顺浓度梯度将溶质分子由胞内转运到胞外,不需要消耗ATP,载体②不具有ATP酶活性,B选项错误;图中载体①和②分别参与溶质分子逆浓度梯度和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C选项正确;依赖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要比自由扩散快,D选项正确。]

9.(2016·石景山统考)我国科学家首次阐明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变性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主要以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

B.图中各种囊泡的膜结构相似

C.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有赖于膜的流动性

D.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就能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反应

D [由图可知,PM主要以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A正确;图中各种囊泡的膜结构相似,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有赖于膜的流动性,C正确;由图可知,若能够增强细胞的自噬作用,将激活体内有关免疫反应,引起气道炎症和黏液大量分泌,D错误。]

10.(2016·西城区期末)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B [由题图可知,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即与载体和脂双层有关;钠­钾泵为载体蛋白,只能用于运输K+和Na+,表明具有选择性;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能用于运输K+和Na+,表明其具有运输功能,钠­钾泵可以催化ATP水解,表明其具有催化作用;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顺着浓度梯度运输,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11.(2016·辽宁大连统考)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要ATP和载体

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

D.脂肪细胞不能合成糖原,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C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胞吐作用实现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协助,A错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的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因此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C正确;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胰岛素可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D错误。]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