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3-13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幕容白曜,幕容晃之玄孙也。白曜少为中书吏,以敦直给事宫中。袭爵,稍迁北部尚书。文成崩,与乙浑共执朝政,迁尚书右仆射,进爵南乡公。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兖州刺史毕众敬并以城内附,诏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赴之。而宋东平太守申纂屯无盐,并州刺史房崇吉屯升城,遏绝王使。皇兴初,加白曜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进爵上党公。屯碻礅,为诸军后继。白曜攻纂于无盐,拔其东郭。纂遁,遣兵追执之。回攻升城。肥城戍主闻军至,弃城遁走,获粟三十万石。又下袭破麋沟、垣苗二戍,得粟十余万斛。由是军粮充足。先是,淮阳公皮豹子再征垣苗不克,白曜一旬内频拔四城,威震齐土。献文下诏褒美之。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二年,崔道固及兖州刺史梁邹守将刘休宾并面缚而降。白曜皆释之,送道固、休宾及其僚属于京师。后乃徙二城人望于下馆,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白曜虽在军旅,而接待人物,宽和有礼。所获申纂妇女,皆别营安置,不令士卒喧杂。及进克东阳,擒沈文秀。始末三年,筑围攻击,虽士卒死伤,无多怨叛。三齐欣然,安堵乐业。克城之日,以沈文秀抗倨不为之拜,忿而挝挞,唯以此见讥。以功拜开府仪同三司、都督、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初,乙浑专权,白曜颇所挟附,后缘此追以为责。四年,见诛,云谋反叛,时论冤之。太和中,著作佐郎成淹上表理白曜,孝文览表嘉愍之。

  (节选自《北史·慕容白曜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B.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C.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D.升城不降/白曜纵兵/陵城崇吉夜遁/白曜抚其人/百姓怀之/获崇吉/母妻待之以礼/白曜到瑕丘/遇患/因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原有爵位。

  B.“尚书”是官名,北魏时期设置的北部尚书,是管理北方州郡事务的北部官署长官。

  C.“崩”有倒塌崩裂之意,是中国古代对帝王、太皇太后、王孙公主之死的委婉说法。

  D.“斛”是中国旧量器名,也用作容量单位,“一斛”本来等于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慕容白曜出身世家,一向仕途顺畅。他年轻时做过中书吏,接着屡屡升迁,担任过北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后来凭借功勋被授予都督、青州刺史等官职。

  B.慕容白曜驰骋沙场,取得显赫战功,他带军出征,敌人闻风出逃,部队不用作战就拿下肥城,缴获数十万石粮食,接着又连续攻破四座城池,声威大震。

  C.慕容白曜淳厚正直,待人宽和有礼。他释放了自缚投降的崔道固等人,并将他们及其属下送到京城;他还优待俘虏女眷,另设营帐安置,不让士兵喧扰。

  D.慕容白曜位高权重,可惜蒙冤而死。他早年与乙浑一起执掌朝政,乙浑专权时,白曜曾依附乙浑,后被问责,最终以谋反之罪被杀,太和年间方得平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乃徙二城人望于下馆,朝廷置平齐郡怀宁、归安二县以居之。(5分)

  (2)克城之日,以沈文秀抗倨不为之拜,忿而挝挞,唯以此见讥。(5分)

  试题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

  10.C

  11.C

  12.B

  13.(10分)(1)(5分)后来又将两城有名望的人迁到下馆,朝廷设置平齐郡的怀宁、归安二县来让他们居住。(句意2分。人望、置、居,各1分。)

  (2)(5分)攻克东阳城时,因为沈文秀抗逆傲慢,不向他跪拜,白曜愤怒暴打了沈文秀,只因这事被人嘲笑。 (句意2分。克、挝挞、见,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梦游三首(其一)徐铉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香蒙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檀的①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②春深道路赊。【注】①檀的:古代女子脸上点饰的红点。②洞口:神仙所居的洞口,化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开篇点题,魂驰故人之家,与思念之人相会,皆是梦游所历之境。

  B.承接首联点明的时间,颔联的“香蒙”和“蜡烛”营造出幽会的朦胧美。

  C.妆容精致,云鬟簪花,调弄着箫管,一位妙解音律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D.诗歌采用虚实结合手法,虚写梦中与爱人相会,实写梦醒与爱人分别。

  15.诗的末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试题答案:

  14.D

  15.(6分)①描写了神仙洞口分别后春意浓郁道路漫长的景象。②以景结情,暗示别后天上人间后会难期。③表达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别后的相思之苦。(每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两句,从国内与国外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环境过于安适、精神松懈怠惰就会导致亡国。

  (2)杜甫《登高》中“ ”一句,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惆怅之情,“ ”一句,表明诗人因忧国伤时而白发日多。

  (3)《赤壁赋》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作者从光阴似水、月有圆缺中感悟人生哲理,他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从不变的角度看,“ ”,所以不必羡慕大自然。

  试题答案:

  16.(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漏、多字,该句不得分)

  热点资讯:2019年高考重点考察内容 2019年高考大纲(全科)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试题(100讲)

  2019年高考数学备考试题及答案(40套)

  2019年高考英语备考试题及答案汇总(110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