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导航

2017年安徽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检测(三)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7

  4.下列对我国阅读现状的叙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在我国的交通工具上,人们经常看到的景象是乘客在聊天、打牌或睡觉,手不释卷、孜孜阅读的现象则不像在许多欧美国家那样常见。

  B.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

  C.绝大多数中国孩子把读书与读课本等同起来,他们对课外书籍根本不感兴趣,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

  D.北京的招聘会上,不少参加应聘的大学生普遍说不出来自己看过哪些书,他们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答案】C

  【解析】不是孩子们对课外书籍根本不感兴趣,而是应试教育致使他们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的两会上,不断有代表、委员提议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这说明有识之士对我国的阅读现状很担忧,希望通过设立国家阅读日或读书节来改变这一状况。

  B.新闻出版总署曾推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开展校园阅读工程等活动,其目的也是营造书香社会。

  C.2009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网民在线交流时,也呼吁人们多读书,这表明总理也很关心国人的阅读情况。

  D.有学者指出,现在的大学生不爱读书,都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

  【答案】D

  【解析】“都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错,原文中说“很大程度上是功利化教育的恶果”。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阅读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还同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相关。

  B.当代世界,中国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乃至生活方式创新方面往往处在发达国家之后,更多的是在扮演一个学习者和追赶者的角色。

  C.我国当前的教育仍处在应试教育氛围中,这是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忽视对孩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酷爱读书的民族,爱读书的风气源于犹太人重视培养阅读习惯。

  【答案】D

  【解析】原文中说犹太人“人均阅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并没有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酷爱读书的民族”。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家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其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接受和认同。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续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罗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内涵丰富,见解深刻。“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致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想为更广泛的普通大众所认同和接受,要想在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化,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歧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

  B.儒家特别强调“学以致用”,他们希望能够解决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

  C.子夏说过“学而优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则主张正因天下无道,才应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

  【答案】D

  【解析】“历来主张”错,原文是说“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道家才提出这种主张。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仍需要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

  B.儒学原本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但儒学未来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摆脱这一观念的束缚。

  C.现代一些新儒家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并非不必要、不重要,正常的学理探究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答案】B

  【解析】“要与时俱进,摆脱这一观念的束缚”错,根据原文,作者希望儒学仍保持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

  9.为什么儒学未来的发展应走大众化、世俗化的道路?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学只有走大众化、世俗化的道路,才能被更广泛的普通大众认同和接受;才能在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间,即原文最后一段;再结合试题要求找出相关的语句;最后将重要信息重新组合,概括出答案。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