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

导航

2016年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考前冲刺试题九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10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选择题

  1.B【解析】“应付账款”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该账户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余额;如果在借方,反映企业期末预付账款余额。

  2.A【解析】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是在启用前将编有顺序页码的一定数量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订本账的优点是能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换账页;其缺点是不能准确为各账户预留账页。这种账簿一般适用于重要的和具有统驭性的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D【解析】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只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参与人员少,但专业性很强。

  4.C【解析】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A【解析】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其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6.D【解析】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7.C【解析】专用记账凭证是指分类反映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记账凭证。

  8.C【解析】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账实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是否相符;②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③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④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债权债务账面记录核对是否相符。

  9.A【解析】使用活页式账簿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另加目录以便于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

  10.B【解析】广告费属于销售费用,支付广告费,费用增加记借方,用银行存款支付,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所以本题所作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11.D【解析】固定资产盘亏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注销手续,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涉及增值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还应按相关规定处理。

  12.C【解析】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进行。

  13.C【解析】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200-80=120(万元)。企业偿还负债25万元,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14.C【解析】“长期借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的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

  15.B【解析】企业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为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16.C【解析】本题应作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800

  贷:生产成本800

  17.C【解析】“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18.C【解析】选项A,“从银行借款存入开户银行”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增加;选项B,“向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引起负债内部要素一增一减变动;选项C,“以银行存款偿还借款”引起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同时减少;选项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引起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

  19.A【解析】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20.D【解析】“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分享到

相关资讯